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思源讲堂>正文
思源讲堂

学而讲坛:谈秦腔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1-10-14 09:07 浏览量:

10月12日晚,苏育生教授在主D-205用陕西方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谈秦腔的特点及其发展情况”为主题的讲座。

苏教授讲述了中国戏曲的特点,其中着重谈论了秦腔的艺术特征。苏教授说:“中国戏曲不应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而应包含广大人民的情感,能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秦腔及中国戏曲都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综合性,程式,虚拟性。其中综合性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的结合及唱、念、做、打的综合表现。其婉转、动听的声腔和演员精彩的表演充分体现了什么是唱与表演的完美结合。程式是把唱、念、做、打基本形式联系在一起的桥梁。程式相对于戏曲就像旋律相对于音乐。演员的优秀与否与演员对程式的感悟和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程式的节奏感与夸张性都很强,它对于戏曲的作用不是一般,而是“绝对作用”。虚拟即虚拟时空。通过演员的表演技巧来表现不真实存在的事。苏教授详细讲述了《白蛇传》、《铡美案》中演员如何表现虚拟,并再三强调通过表演表现虚拟情况,“才是艺术的真正魅力所在”。

苏教授介绍了秦腔的起源与发展。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清时期,昆曲、明清传奇由于词深晦难懂,在舞台演出慢慢淡去,而以秦腔为代表的梆子戏在此时由于通俗易懂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播,并出现了“花芽之争”(“花”指昆曲等戏曲,“芽”指秦腔等地方戏)的局面。由此,秦腔崛起并达到顶峰。苏教授还现场朗诵了一段唐代變文,并从中找出其于秦腔声腔的联系。期间苏教授穿插地展现了一些表现人民对秦腔热爱的照片,其中有地方群众围坐看秦腔的照片,也有新中国刚成立时期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待秦腔演员的照片,生动地表现出秦腔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站的重要地位。

讲座最后,苏教授以秦腔的辉煌影响作结,他选取了秦腔最具代表性的剧团——易俗社。易俗社剧团于辛亥革命前后建立,并一直活跃至今。它曾两次上北平表演,受到人民的广泛好评。建国后当地政府更是重修易俗社,充分表现其重要地位。各大戏曲报纸更是常登与易俗社有关的活动,可见易俗社的影响之大。

苏教授表示,如今大学生对秦腔等中国戏曲文化不够关注,但看到如此多学生前来听讲座,并听说西安交通大学有戏剧社团存在,他感到非常欣慰。西交戏曲同盟社社长林潇说:“抱着想要提高自身能力的想法,我和我们社社员都来参加此次讲座。我认为,对于平时只是练唱腔的我们而言,此次讲座是一种内修,更是一种宝贵的体验。当今戏曲发展并不是太好,但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一点点的努力,让国粹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苏育生教授简介:

苏育生教授,曾先后担任西安市文化局副局长、文联党组书记、文化局局长等职。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剧协会员,西安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西安联合大学客座教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作为戏迷濡染于西安各戏班和剧团,得以观赏风格迥异的秦腔舞台艺术,熟知秦腔演员的表演程式及上演的各类剧目。八十年代初,因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之便,与秦腔界各方面人士多有接触,并有意搜集秦腔有关资料,开始着手秦腔的评论与研究工作,相继有秦腔评述文章面世。八九十年代,参与陕西省戏曲志的编写,并主编西安市戏剧志的工作,从而全面地掌握西安及陕西的秦腔发展历史,有《谈秦腔的起源、发展及形成》、《西安秦腔发展简史》等长篇论文。出版专著《中国秦腔》、《秦腔艺术谈》、《范紫东研究资料》,主编并参与编写《易俗社八十年》《陕西戏剧志•西安卷》《中华妙语大辞典》等。

                                                             



文字:通讯社 杨婧娴
编辑:敏子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