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郭光灿在中2-3223做了题为“量子调控新纪元——从2012物理诺贝尔奖谈起”的讲座,理学院教师和物理试验班的学生前来参加讲座。
郭光灿教授首先谈到获奖者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Serge 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大卫·温兰德(David J. Wineland)的突破性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量子世界和我们直观上的经典世界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中,一切都是确定的,分开的物体将不再有关联,而在量子物理中,所有的自然规律都是依概率发生的,即使分开的物体依然存在量子关联。通过量子纠缠态可以实现量子调控,量子调控包括制备量子体系的量子态、操控其量子态的演化和测量量子体系的信息,进一步可以实现从单个量子到多量子再到宏观量子物质的调控。这些新发现可以开拓基于量子性质的新技术并揭开量子世界的本质。最后,郭光灿教授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量子物理的基本问题,光子到底是什么。他从历史上各位科学家对光子的研究中一步步讲述,得出光子非波非粒,亦波亦粒的结论。
郭光灿院士会后访问中谈到是兴趣让他与量子学结缘。上大学的时候,郭光灿对量子这一领域就有极大的兴趣。80年代工作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对量子领域的研究。郭光灿认为量子具有奇异性,会涉及到光学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当时他自己都不知道研究下去会遇到什么,就是凭借着未知的吸引力,在众人未发觉时,坚持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在谈到大学生如何走好科研路时,郭光灿表示,大学生做科研,要本着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原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满怀热情地进行科研。
附:
郭光灿教授,1942年12月出生,汉族,籍贯福建惠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6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1年9月-1983年9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从2005年1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兼职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学部院士,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付理事长,全国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