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七点,由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学生通讯社承办的通视大讲堂第19讲在主E703开讲。此次讲座邀请到中国青年报陕西站站长、中国(陕西)高校传媒联盟秘书长黄博主讲,他从报道交大的新闻作品谈新闻报道,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
黄博介绍到,他自1997年进入陕西记者站开始一直在跟西安交大打交道,做了很多关于交大的报道,目睹了其发展过程。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他记录了西安交通大学发生的一些事,也从传媒人的视角看到了交大的变化。他想与交大学子分享“爱上”交大十八年的经历。
黄博用他撰写的从1997年到2015年的关于西安交通大学的重要新闻、学生培养、校长理念、学生创业、独家(鲜活)新闻五个部分的新闻稿件更为具体地介绍如今学子不太熟悉的西安交大事及相关的新闻报道角度及技巧。《西迁精神塑造交大学子》《辅导员和学生面对面——西安交大在全校推行“知心工程”》《西安交大团委:书记天天在等你》《股份制合作企业化运行西安交大与海信集团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两次握手握出两个亿,两家银行争抢西安交大》等生动的案例讲述让现场同学受益匪浅。
谈到校园记者写稿的突出问题时,黄博说:“新闻要素不全是校园记者较为普遍的问题。新闻消息的主要的、应该涉及到的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三者缺一不可。而在新闻撰写中,最忌讳是就工作说工作,应该落实到人身上,要有人的例子,落脚点在人。制度化的事情要有制度框架,事情的缘起,工程的推进的过程和结果。”他强调,新闻的本质是对事件的记录和还原,记者应该通过采访把事情了解透彻,将事情还原后传播出去,而传播出去的消息要有价值。他还说,“新闻写作时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放在一起,文章的冲突性更突出,会让新闻更有吸引力。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黄博先生提到的中国青年报的传统——文章故事化、故事细节化,以讲故事的方式写文章。中青报写稿子,在把握核心的基础上,怎么有趣怎么写。记者应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要照本宣科,更要关注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
在提问环节,黄博先生回答如何让讲座报道更具趣味性如是说:“新闻在于其事物的本身价值,把讲座的价值传播出去,骨架在,新闻就不倒,在过程中尽量把它丰满化。同时还应考虑受众的范围,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如何选取新闻角度,他说:“找准真正价值以后,剔除无关信息,从受众群体的角度出发,从小事出发,通到核心位置。”
讲座最后,黄博表示,与西安交大的情缘还将继续,期待交大接下来的腾飞和发展,这也是中国青年报的关注方向。
学生通讯社、校报记者团、交大广播电视台、各书院新闻社等10余家校园媒体社团参加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