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思源讲堂>正文
思源讲堂

“学而”讲坛:胡人的眼睛——唐诗与唐俑互证的艺术史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3-04-26 09:20 浏览量:

4月23日晚, “学而”讲坛第221讲在主A204成功举行。本期讲座以“胡人的眼睛—唐诗与唐俑互证的艺术史”为主题,由国家文物局文物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教授主讲,来自人文学院的多位老师以及校外的一些古文化爱好者听讲。

葛教授率先向同学阐释了以眼睛了解一个民族的必要性,“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民族人种的文化符号。”唐诗与唐俑的独到对接和交汇印证,是目前学术前沿进行“史诗互证,以图证史”的拓展。唐诗与唐俑对胡人眼睛的描绘,是胡汉文化最醒目的区别标志之一,既是文人与工匠的艺术衬托,也是中古社会史诗气象的契合。

葛教授讲述了汉人对胡人眼睛的观察,通过汉代以来古文、雕塑对胡人眼睛的刻画,体现了当时汉人对胡人深目多髯、勾鼻高帽等特征的好奇与鄙视;并提到唐人诗歌对胡人眼睛的观照,唐人多将其描写为浑浊、碧绿、痴呆直视等,以表现他们心中胡人迷离惆怅、心机深重等形象。据葛教授分析,随着当时汉人领土的扩大,胡人作为一个外来人种,自然会受到汉人因不习惯其特点而引起的贬抑心态,虽不能说“祸从眼出”,但因眼睛有异,甚至造成的持久的人种偏见、族群隔膜与民族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除此以外,关于胡俑雕塑中刻画的眼神艺术,葛教授也通过多组神态各异的胡俑图片的生动诠释,将胡俑雕塑中的胡人眼睛总结为低眉垂目、有眼无珠、直眉楞眼等十大特征,这些怪陋奇异形象的频繁出现可见工匠们对胡人刻意的妖魔化或含蓄矮化,表现出当时汉人对胡人的印象十分不佳。然而,在后期,由于胡人长时间的入迁,胡汉通婚的普遍化,汉人对于眼睛的审美发生了很大转变,跨文化交流的趋势也已经形成。

讲座最后,交大艺术系贾濯非主任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听完讲座之后的收获与启迪。贾主任表示,葛教授的讲座让他受益匪浅,以往的雕塑史、艺术史都是从雕刻本身入手分析,葛教授将它与诗歌联系在一起,通过透彻的分析,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研究方法,让他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同时,贾主任也补充道,在雕塑方面东西方存在差异,西方的雕塑以神像为主,而中国古代雕塑多用于墓葬,这也可能是胡俑多低眉垂目的原因之一。

           



文字:通讯社 马红霞
编辑:敏子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