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学而”讲坛第302期特别策划在主楼A204开讲。此次活动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交大教务处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西北大学段清波教授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实践阅历为与会师生做讲座。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秦始皇的一生波澜壮阔。与其丰功伟业相比,他的“急政”“暴戾”在使人民身处水深火热的同时,也建成了“万里长城”、“阿房宫”等诸多“工程”,而在这之中,开展考古工作最多的就是秦始皇陵。它的考古发现也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秦皇陵也与埃及胡夫金字塔、唐高宗和武则天乾陵、日本仁德天皇陵一同被誉为世界“四大陵墓”。
段教授从改革开放谈起,说到了对我们影响极深的中外交流,又谈起了2004青岛的汉墓,那时他已经谈过秦皇陵的中西文化交流。他坦言,秦国作为七国之首,在大家印象中是没有什么礼仪而言的,直到现在,陕西仍被认为是西部偏远之地,但从兵马俑、铜战车等文物遗迹来看,这并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其中西方色彩也有迹可循。
一幅大秦王朝的地图,一张秦皇陵的平面图,一个宏伟的帝国跃然纸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集全国之力树立自己的权威。秦皇陵无疑是权力的象征,其中的秦俑的渊源、百戏俑、俢陵人乱葬坑、条形砖与拱券技术、封土建筑、铜车马及青铜水禽制作工艺(铜锡二元冶金)等都多多少少反映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比如,兵马俑艺术品群为何突然出现在秦始皇时期,而此前中国艺术史并不具有这种传统。通过研究秦统一前(即战国晚期)的陶俑形态,我们可以发现,有的陶俑所带的帽饰与东亚游牧民族有些许相似,这也可佐证外来文化在此时的传入。另外,兵马俑的彩绘与高度与之前的陶俑相比也有很大不同,很难说是承袭传统的产物。可以说,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而罗马、奥地利等地的建筑与其不谋而合。
段教授又将目光向前推移,在秦之前,冶铁技术、黄金制造技术、屈肢葬、槽型板瓦、诅楚石、中山国刻石等也反映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现象。其中,段教授将波斯石刻与秦陵石刻作以比较,更显中西文化的高度默契。最后,段教授以大流士改革与秦始皇统一措施作结语,以东西帝国制度之对比指出秦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实质,更验证了本次讲坛的主题,使大家获益匪浅。
段清波教授,考古学博士、西北大学教授。1998-2008年任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此期间,先后于《考古》、《文物》、《考古与文物》、《中国文物报》、《中国历史文物》等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三部,参与主持的“863”计划“秦陵物探考古综合技术”获国土资源部2005年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秦陵遥感与物探综合考古”获2004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了《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1999》、《中国古陶》、《中国古金银器》、《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