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多少可能?百年前,中国青年怀着“只要还有一口气”的信念,不远万里圆梦延安,将自己的光和热洒在抗战最前线,支撑起中国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百年后,我们的青春与时代将双向奔赴。从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现实的压力、成长的阻力只会坚定我们“道路且长,行则将至”的信念,用千倍万倍的努力创造青春的无限可能,在新时代留下我们无悔的奋斗印记。2022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将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年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百年时光中,应运而生的中国青年顺势而为,始终青春心向党。为此,西安交通大学以“赓续延安精神,汲取奋斗力量”为主题,于5月21日至23日奔赴延安,开展“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研修活动。青年乃是党和国家希望之所在。此次研修活动旨在了解党中央革命奋斗史,强化青年群体的理论武装,感悟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发挥青年群体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彰显新时代下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初心情怀与使命担当。
座谈交流促研学,革命圣地强信念
5月21日,研修营一行在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学生微宣讲团指导老师陈晨,研工部颜佳、宣传部韩豫的带领下伴着朝阳乘车一路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延安见证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无数青年人在这里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我们今天踏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里品味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从一个个旧物件中追忆光芒万丈的延安精神。
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骨干来到延安大学开展座谈活动,分享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筑梦社)与延安大学“圣地星火”宣讲团的历史沿革与建设经验,双方各进行了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宣讲展示。陈晨强调,两所学校有其自身的红色基因,西迁精神与延安精神的内涵、价值相通相连,高度契合。肖金学也表示,要加强两校合作,打造协同宣讲、联学联讲机制,创新宣讲形式。下午,研修营成员来到清凉山,在陕北公学旧址前,惠晓峰老师娓娓道来“弘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知识青年为探寻中国出路奔赴延安,正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才得以坚持下去。陕北公学的青年,他们是革命的先锋队,具有政治远见、斗争精神、牺牲精神,不谋私利,只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正是这样一批具有坚实理想信念的人,让毛泽东看到了“中国不会亡”的希望。
走访调研重实践,知青旧居传薪火
“青年要成长成才,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5月22日上午,研修营走进梁家河村。延川县梁家河村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小小村落,却又是一个有着“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度过他七年的知青岁月,“当年,我在梁家河插队,实际上就是在上社会大学,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那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也是这段经历坚定了他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从作为知青在梁家河村带领村民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到现在成为总书记在党内大力抓反腐倡廉,无不体现着他为人民谋实事的初心。知青旧居的简单质朴,让同学们更明白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到基层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基层会让我们更清楚“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什么是实事求是,如何尊重实事求是”,并在切实了解人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为人民谋福利。这些感悟在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组织生活中进一步内化于心。
梁家河的组织生活由袁丽倩主持,陈晨、颜佳及全体成员参加。同志们在重温入党誓词的过程中坚定入党初心,在王凯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领会历史使命,在张佳元《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的阅读分享中感悟群众的力量和习近平总书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品质。郭浩然、李朋旭、李朝龙、毛新宇、白雅慧同学分享了此次梁家河之行的感受,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颜佳对此次组织生活进行总结,提出希望各位同学珍惜把握这次实践学习机会,将自己的所感所悟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精神,进而激励更多青年去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鼓励研究生骨干部要以实干作风、过硬本领为党的青年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下午大家乘车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与延安大学鲁艺薪火宣讲团共同开展以“纪念毛泽东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讲话80周年”为主题的联学联讲活动。颜佳在致辞中强调,大家应该珍惜机会,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负时代、人民与国家所托。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的白宇超介绍了文艺座谈会历史,西安交通大学景菖皓同学领学了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虽然宣讲的过程中下起了雨,但宣讲人的热情不曾被雨打湿,而是浸润了听众的心灵,感受着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步伐的文艺创作精神。
随后大家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曾在书本中的知识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便是在这里提出的。在杨家岭革命旧址,重走老革命家走过的黄色土地,重温老革命家留下的革命印记,是学习延安精神的重要一课。中共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承载了中央领导人们对建设新中国的殷切希望。礼堂中央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画像,礼堂后墙“同心同德”四个大字是毛泽东亲笔为七大题写。窑洞狭窄黑暗的办公和休息空间,被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心的理想所点亮,也深深触动着每一个踏进这里的人。
理论宣讲入人心,青春筑梦显担当
23日是此次研修营的最后一天。上午,研修营成员走进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在延安的驻防地共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延安驻防队伍教导员孙万军以《跃迁于陇秦大地的“候鸟”应急分队》为题,围绕大队发展沿革、担负靠前驻防任务分布等内容进行授课,希望全体消防救援人员要时刻树立家国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陈晨指出,西安交通大学的校旗中的蓝色象征着科学知识浩瀚深邃的海洋,而火焰蓝寓意着消防人员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热情与决心,而这两种“蓝”都是对党忠诚的呼应,希望两个单位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宣讲团成员杨婧和景菖皓分别作题为《西迁精神,永远飘扬的旗帜》和《为人民而作,为人民而歌,百年文化文艺建设》的宣讲。杨靖同学激情昂扬地说:“66年前,西安交通大学的师生响应党的号召,从黄浦江畔迁到渭河之滨,用实际行动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西迁精神与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的“候鸟”品质相得益彰,都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会后,成员们观看消防官兵装备、演示斜向和T型救援展示,深刻体会到新时代下不同行业的中国青年正在做些什么。他们听党指挥,去往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能打胜仗,不负风吹日晒下的坚持。尤其在火场心理行为训练中,他们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一鼓作气穿过熊熊燃烧的火焰,而这所有勇气便来自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民幸福、国家安全的许诺,值得我们去感受和学习。
下午,研修营成员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从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到“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系统学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十三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
参观结束后,全员启程返回西安。归途的天空灰蒙蒙的,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坐在大巴车上,我们告别着延安,这所英雄之城,但更像是在告别昔日的那个懵懂、迷茫、徘徊的自己。
三天的实践学习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个人在这次对话中或感悟革命先辈筚路蓝缕的艰苦岁月,或体会革命年代青年群体的责任与担当,或反思当下轻易畏难的自己。这次难忘且深刻的经历定将激励着我们为梦而筑。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虽无法亲历民族危亡而催生的觉醒年代,但我们会始终铭记革命先辈用热血所换来的新中国,并为后世之幸福许下承诺,用奋斗的力量交上一份无愧于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答卷,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