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6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在西安石油大学举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00余所高校的1000余支队伍报名,300余件作品进入总决赛。交大学子朱思佳、田汇冬、吴泽华、靳守锋、朱倪黎团队荣获大赛特等奖。
总决赛经过现场展示、小组答辩等环节,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206项。西安交大参赛队伍在热流科学与工程学科竞赛工作室的有力组织下,面向全校遴选30支队伍进行培训和指导,最终7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彭宗仁和刘鹏教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西安交通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对本次赛事的参赛队伍组织、指导教师选聘、研究平台支撑方面给予全面支持。
第七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级 |
1 |
一种用于超、特高压管道输电的哑铃型三支柱绝缘子 |
朱思佳、田汇冬、吴泽华、靳守锋、朱倪黎 |
彭宗仁刘鹏 |
特等奖 |
2 |
针对蒸发器传热管缺陷检测的S型Bobbin探头 |
赵迎松、王志军、张远舸、邓洁、朱玉龙 |
陈振茂 |
二等奖 |
3 |
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多喷嘴式引射器 |
韩济泉、侯天放、魏欢、闫慧敏、师凯莉 |
冯健美 |
二等奖 |
4 |
非铁磁性金属小径管电磁超声检测高效混合仿真方法及缺陷的定量评估 |
李孟奇、回沛林、张超、刘正帅、任淑廷 |
李勇 |
三等奖 |
5 |
折叠式光伏发电装置 |
王志国、冀琳玮、杨风帆、杜龙飞 |
刘冲 |
三等奖 |
6 |
基于磁力传动探头的金属管道自动涡流检测系统 |
杨庆宁、鲁国航、杨茜、郭威、仝宗飞 |
解社娟 |
三等奖 |
7 |
压电驱动的超声近场悬浮机构设计及实验研究 |
王志国、冀琳玮、杨风帆、杜龙飞、马梓航 |
刘冲 |
三等奖 |
特等奖获得团队的作品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 GIL),它是一种采用高压气体绝缘、外壳与导体同轴布置的高电压、大电流电力能源传输装备,具有输送容量大,损耗低,可靠性高,对天气不敏感,无绝缘老化等优点,在大容量、长距离输电领域已经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三支柱绝缘子作为GIL核心薄弱部件,在GIL运行中易引发放电事故。以此为背景,团队设计了一款用于超特高压管道输电的哑铃型三支柱绝缘子。基于有限元算法,分析了三支柱绝缘子结构参数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哑铃型三支柱绝缘子的结构方案。通过智能算法联合调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和CAD软件对结构进行多目标结构优化,进一步均匀三支柱绝缘子的电场分布,获得哑铃型三支柱绝缘子的最终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均匀GIL内部电场分布,显著降低金属嵌件与绝缘子的界面场强,提高了绝缘子的可靠性。同时,哑铃型结构设计减少了材料用量43.79%,提高了绝缘子的经济性。
热流科学与工程学科竞赛工作室是由研究生院于2018年支持设立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工作室。该工作室由陶文铨院士牵头,在陈磊老师的具体组织下,在能源装备等方向引导和组织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工作室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先后共培育参赛队伍60支,参与研究生300余人,今年首获该赛事特等奖。
西安交大一贯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培育研究生创新创业生态。2016年以来,设置创新实践系列课程,做到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赛事培育的常态化;设立研究生学科竞赛工作室,汇聚竞赛指导队伍,打造实践创新平台,培育参赛队伍和项目;开办“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竞赛训练营(苏州)”“学科竞赛开放日”,有效提升优秀创新实践项目的创新创业竞争力。近年来学校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中屡创历史最好成绩,竞赛奖项始终位列C9院校前列。2020年派出1822名研究生,504支队伍参加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在已举办的6项赛事中,共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64项、三等奖69项、优胜奖62项,再次取得历史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