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校园生活>正文
校园生活

浪潮工作室举行第八期午餐讨论会

日期:2018-04-20 18:48 浏览量:

4月19日,浪潮工作室举行第八期午餐研讨会。会议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杜晓燕老师,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内涵段子”被关停一事,及其反映的互联网平台的种种问题。

新闻学院邢悦涵表示,大量APP导向不正,低俗问题亟待整治。此类外科手术式的整治可以加速行业内部自清自查,维护正确的视听秩序。企业追逐利益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进行,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抛弃底线与道德。算法也应该有价值观,产品不能沦为算法的奴隶,技术中立并不是企业逃脱社会责任的借口,只要价值而不要价值观的做法不仅对文化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也无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新闻学院王美霞同学提到卢因的“把关人”理论,媒体作为中间人采集信息向大众传播,这个过程是经过人工处理把关的,即大众接收的信息是媒体希望大众接触的。“把关人”理论有利于信息的引导,但当下不论是“今日头条”还是“抖音”“快手”,都是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省略了把关环节,信息未经任何审核就能呈现在大众面前。

人文学院李吉悦认为,文明社会不应当存在的低俗文化借助“快手”等平台进行传播,极易导致更多恶性事件发生。国家和政府对其进行整改并非是对自由表达权利的限制。作为法律的灰色地带,网络APP的整治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一刀切”是政府在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时不得已的做法。

杜晓燕老师认为,第一,此类问题出现的根源是由于这些APP的受众超过一半都是处于价值观尚未树立的未成年人,网络极端化低俗化的内容很容易造成他们无意识的追随和模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所以监控是必须的。第二,网络平台的受众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互联网企业只有勇于承担“把关人”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实现长久的良好发展,而不只是短暂的泡沫现象。第三,政府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确实欠缺专业性。经济不断发展、市民社会不断扩大的当下,更好的做法是呼吁社会团体力量来承担监管责任,从而达到监督市场行为的目的。第四,繁重的课业负担之外,适合青少年接收的文化作品太少,文化空缺得不到填充,让低俗的文化糟粕有机可乘。内容为王,一元无法取代多元,只有用多元产品丰富青少年的文化需求,并对青少年网络文化创作行为进行年龄限制、实名监管,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

文字:人文学院 余雪
编辑:腾飞工作室 崔洁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