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多年的大学生宿舍周边环境污染问题,在雁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迅速解决。”近日,学校和雁塔区政府积极协作,彻底解决了雁塔校区学生区5、6号楼北侧垃圾污染问题。如今,学生的叫苦声没了,大家不再惧怕打开窗户,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卫生环境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安全隐患也被消除了。大家都说,正是学校和政府的关怀让问题得到了快速的解决。
难啃的硬“骨头”
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学生区5、6号楼住有670多名医学和经济类学生,在两栋楼的北侧,有一块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11米的规划道路区域,它西侧紧靠罗家寨,北与郝家村为邻。就是这块区域,一直成为困扰学校,污染学生宿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安全的污染之地。

治理前的污染区域
这里污水常年横流,生活垃圾遍地,建筑垃圾随处堆积,大功率排气扇直对学生宿舍窗户排放。尤其是夏天,这里更是臭气熏天,蚊蝇乱飞。5、6号楼北侧学生宿舍窗户不能打开。对此,学生意见非常大,学校也与政府有关部门、罗家寨、郝家村村委会进行过沟通,也规劝紧邻此区域罗家寨、郝家村的村民,不要向此区域倒垃圾,排放污水,将废气直对学生宿舍排放,但收效甚微。学校也组织学生打扫,每年对污染物、垃圾进行清运,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地虽小,但涉及到两个村村民利益和紧靠此地北西两侧村民商业利益,以及此地归属历史问题,使其成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区校合作 研究治理方案
2014年5月9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副校长卢天健、副书记宫辉等领导到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调研走访,实地察看了学生宿舍5、6号楼北侧的污染情况,张迈曾书记指示,应了解情况,与雁塔区政府协商,使问题得以尽快彻底解决。

雁塔区区长赵小林和校党委副书记宫辉一行现场察看污染区域
5月12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宫辉率领学校校办、规划与基建管理中心、宗濂书院等部门的人员亲自拜访了西安市雁塔区区政府赵小林区长。赵小林区长对此非常重视,责成雁塔区小寨街道办事处全力配合学校,认真处理在治理污染问题遇到的一切困难,彻底解决这一困扰学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当天上午11时,雁塔区小寨街道办事处领导、郝家村、罗家寨村主任、书记一行到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学生5、6号楼北侧,与学校规划与基建管理中心、宗濂书院一起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治理方案、工程技术问题和治理中遇村民阻拦的处置方案等问题。
随后,西安交通大学校规划与基建管理中心到西安市规划局拿到此地归属的历史资料,宗濂书院也随时与雁塔区小寨街道办事处沟通联系,小寨街道办事处也积极与两个村村干部、个别村民协商处理,由于部分村民不同意在此区域东西中间线处扎墙,并提出要学校给予他们经济补偿,不然将会阻止施工甚至闹事,因此,工程施工一时难以启动。得知情况后,6月9日下午,雁塔区政府赵小林区长带领区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人员到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5、6号楼北侧实地视察,赵小林区长指出,西安交通大学是雁塔区所辖地一所十分重要的学府,能为学校做点事,能为他们做点事是雁塔区政府非常荣耀的事情,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阻力,把这件事情落实好,完成好。
“老大难”环境污染彻底解决
6月10日上午,这项困扰学校多年,多少届学生期盼的“老大难”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终于动工了。说它“老” 是因为这个问题已存在十多年了,是一个老问题。说它“大”是因为治理矛盾大,涉及利益群体面广。说它“难”是因为实在是太难,为此问题的解决,学校的领导也没有少费心事,但因涉及村民的事情,没有政府的强力推进,仅靠学校是无法完成的。参与此项工作宗濂书院的一位老师感慨到,“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现在的政府不管是一般干部还是领导干部,工作扎实务实,想着群众,想着服务的对象。雁塔区是西安市一个大区,政府的事情确实太多,但为了学校这点事,区政府却特别重视,尤其是赵小林区长,办事干练、雷厉风行,给大家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治理后的区域
在工程施工期间,小寨街道办事处专门派出一位副主任现场办公,随时处理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学校校园规划与基建管理中心派出技术人员现场监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校保卫处派人现场昼夜值班保障学生安全。总之,在雁塔区政府领导、小寨街道办事处和西安交通大学领导、部门的共同努力配合下,沉积多年的问题,得以迅速彻底的解决。
工程完工的第二天,假期留校的部分宗濂书院党员,主动要求参加义务劳动,清扫刚完工经过治理的学生5、6号楼北侧,虽然天气炎热,党员们心里却非常高兴,干得起劲。有个党员说,“我们不能光提诉求和意见,而是积极参与到今后的环境维持和治理中去,用行动感谢学校领导和雁塔区政府领导的关心”。

一道长120米、高3 米,上挂琉璃瓦的白色大墙矗立在宿舍楼北侧,成为同学们的“安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