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校园生活>正文
校园生活

宝塔山下汗水挥洒 延河水畔青春飞扬

【实践在路上】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赴延安见习实践工作正有条不紊开展

日期:2016-08-14 11:36 浏览量:

7月26日,47名西安交大学生从学校出发,奔赴延安,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实践活动。在“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感召下,见习学生深入延安市延川县、富县、黄陵县、洛川县、宜川县等五个县了解当地社情、民情、政情,开展各项调研活动,培养自身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奉献社会的精神,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做出贡献,现见习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

 

做实事,融入基层不怕累

五支队伍在分别抵达见习单位后,立刻投入到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中。宜川县是此次见习中最为偏远的县份,同学们抱着“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信念,服从组织安排,义无反顾地投身见习工作。宜川县秋林镇以种植苹果为主,满山的果园,前一段时间,天公不作美,一场冰雹下来,将果树打得稀稀落落,也将果农辛苦耕耘的劳动成果打了下来。国家充分照顾农民,号召农民搭建防雹网,每亩地防雹网补贴700元,材料及搭建工作等都由政府负责,但部分果农顾虑果子再有一个月就可以采摘了,担心在搭建过程中会碰掉一些果子,所以有一些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见习同学主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防雹网搭建成功后,至少可以防护5、6年, 从长远来看,是保证果农的利益的。在同学们和当地工作人员的耐心解说下,果农们都接受了搭建防雹网的方案,防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同学们每天做的就是这样一些细小但却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情:有的同学在县广场进行征兵宣传工作、有的同学对村阅览室的书籍进行了整理、还有的同学深入贫困村,讲解国家扶贫政策……正是通过这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见习同学和当地人民走得越来越近,自身得到的锻炼也越来越大。

                      

明实情,五项调研齐开展

为了让同学们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了解国情省情,在见习实践中学习成长,学校为同学们布置了“农村致贫因素与精准扶贫社会调查”、“陕西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陕西省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现状调查”、“陕西农民工社会融合调查”、“陕西省育龄期妇女叶酸服用状况调研”等五个课题,每个课题配备了专业的指导老师,指导同学进行调研。

同学们工作之余,走村串巷、上山下乡,积极开展各项调研。延川县调研的同学采访到了当年抗美援朝的老兵,了解了老兵的亲身经历,得知他虽然腿脚不便但是精神状态很好,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因而深受鼓舞;黄陵县的同学在贫困村调研时,受到了村委会书记的热情接待,书记对村里低保户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比如家里有多少劳动力,年龄是多少,收入来源是什么,致贫原因,平均每年所花销的医疗费和生活费等,都一一道来。刘书记务实且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极大地感染了同学们,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了基层建设的重大意义。

             

出实效,工作成果得好评

同学们在工作中不怕辛苦,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在思想上追求进步,与当地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工同劳,每天按时完成工作日志及心得体会,每周按时召开小组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及思想交流。同时大家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例如有的同学建议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有的同学为当地举办的活动宣传海报提供设计思路并给出设计方案等等。同学们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及精神追求得到了当地政府及人民群众的认可。

见习还在继续、当地的发展还在继续、同学们的成长还在继续!

文字:南洋书院 李开贤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