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校园生活>正文
校园生活

星星之光温暖校工

第四届温暖校工活动总结暨表彰大会侧记

日期:2015-06-09 10:34 浏览量:

6月5日下午,第四届温暖校工活动总结暨表彰大会在南洋书院东九会议室举行。整个活动分为前期宣传、志愿者招聘、活动开始和表彰大会四个部分。在本届活动中,共计20名校工子女得到帮助,41位志愿者平均上课时间达19.2小时,共计义务辅导787小时。

温暖校工是勤工助学办公室的一个精品活动,意在帮助贫困校工的子女,为他们提供义务家教服务。自第一届温暖校工活动至今,志愿者已经帮助了近百位校工子女。

学生处副处长李重表示,勤工助学办举办类似的活动已有11年,学生志愿者的付出让校工子女得以享受非常优秀的学习资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爱心,这些温暖的力量将潜移默化地滋养孩子的成长。李重引用了一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来赞美志愿者。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平台,因为要将自己掌握的东西用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向其分享,是十分考验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志愿者扮演人生导师的角色,担负着帮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与学生交流,还少不了与家长的沟通,这能锻炼志愿者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这是对自身进行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值得珍惜。既能使他人受益,也使自己受益。

在活动中,志愿者也收获颇丰。优秀志愿者滑璀菁与该活动的缘分可追溯到一年前。那时的她作为西安交大报的一名记者,采访过勤工助学家教部的老师和当时的志愿者。在采访中,她受到触动,并产生了在下一次活动中亲身参与的想法。于是今年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对学生的帮助除了学习,还有生活。她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收获了友情;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也学会了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寄予的厚望。通过活动,她建立了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也逐渐发生了成为一个成年人的必经改变。

王晓辉同学则告诉记者,他曾是一个对学习缺乏计划的人,通过活动,他的生活趋于规律,逐渐富于科学性。他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的不易,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要把握上课的内容、质量,还要掌握时间段和课程容量,更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便别出心裁的用形象化的讲解给学生描述问题。通过这次机会,他在与人交流上也有所提升。校工家庭的感恩也让他收获了快乐。

来自自动化44的刘凯,一开始参加活动时并没有想太多,也不知道这样的经历能为他带来什么,他带着好奇走了下去。而时至今日,他为自己当初选择参加活动感到庆幸。在一次次的辅导中,看到学生有所进步,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他也坦承,自己一直想通过参加活动锻炼自己,却迟迟没有踏出第一步,而这次活动就是他宝贵的第一步,也将开启第二步、第三步……

与大多数志愿者不同,李润东在活动期间辅导了一名高三的学生,这让他在思想上丝毫不敢懈怠,常认真的询问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对他而言这个过程较为艰辛,但他曾承诺要坚持到最后,也如约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注意到一个现实问题,即这些校工子女大多很聪明,只是父母辛勤付出于交大工作,对他们疏于管理,本身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他根据这一问题,积极为学生着想。一次对于做题顺序的指导,就使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进步了20分。实际上,他的年龄比受辅导的学生还小,他们后来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他也为自己的朋友揪着心,祝愿他考出理想的成绩。

对于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温暖校工的学生家长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激。

杨运兴先生表示,孩子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发生了许多可喜的改变。而志愿者不计报酬的帮助,让他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赵芝慧阿姨则表达了全家对志愿者的感谢,她曾到勤工助学办公室申请帮助,受到热情的接见,填表之后,很快就有同学被派遣到她家。在几年中,她的儿子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在李润东和陈光彪同学的帮助下,她儿子的成绩从300分提高到500多分,效果十分明显。她也激动的说道:“我一定教育我的儿子成为感恩的人,学好本事,为社会争当公益志愿者,成为有知识有爱心的人。”

文字:校报记者团 王雨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