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校园生活>正文
校园生活

研究生院(苏州)实践评优专题活动圆满结束

日期:2015-04-16 09:17 浏览量:

为响应教育部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突出苏州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在研究生院(苏州)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届研究生院(苏州)实践评优专题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历时100余天、近200名同学参加的第二届研究生院(苏州)实践评优专题活动迎来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答辩暨表彰大会。大会于4月12日晚在公共学院5号楼103举行,参加答辩的实践队伍共12支,其中专业实践队伍和社会实践队伍各6支。

        

学校苏州教学科研基地党工委常务副书记、苏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军华,研究生院(苏州)副院长周荣莲、主任吴骏刚,纳米学院副院长连崑老师,学业导师陈黄浦、王小鸽等评委和辅导员老师参加本次活动。同时,为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主办方还邀请了来自各班级的33名同学担当大众评委,投出自己宝贵的一票。

首先,吴军华老师致辞。他高度肯定了同学们在实践评优初审前所做工作和研究生会辛勤组织,同时谈了实践工作开展的重要作用和工作规划,鼓励同学们结合专业所学,更加深入地进行专业和社会实践。最后预祝同学们,在答辩展示中取得优异成绩。

随后,各答辩队伍以饱满的热情展示自己的成果。首先开始的社会实践组。每一支队伍都拿出了自己饱满的热情,向各位评委和观众展示自己的调研和实践成果;每一份作品也都饱含着着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陈阳小组的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调研》既站在专业的角度上,又能心系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这引起了专家评委和观众的热烈讨论,他们的调研结果也得到了各位评委的一致认可;社会实践组压轴出场的高源小组,他们的报告《外卖订餐软件的调研》,锁定现存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外卖软件,深入调研入驻商户,对于这个行业的很多信息做了大量揭露,真正体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细致思考和深入调研,这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关注。中场环节,吴骏刚评委简短总结了社会实践的答辩情况,对大家的调研报告都给与了很多赞许。

专业实践答辩中,作为实践实习了半年多、经验体会丰富的研二同学,每个人都是摩拳擦掌,要将自己的实践工作、实践成果和实践过程中的检验和体会分享给大家。智伟威同学的作品《“寒武纪”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处理器》,新奇的题目吸引了大家很多的关注,进入作品大家才恍然大悟,所谓“寒武纪”是大有玄机,人工智能作为目前顶尖的一门科学技术,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很多复杂的算法激发了大家的兴趣,现场评委和观众就其中的一些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陆启凡同学的作品《五电平光伏逆变器研究》对于光伏发电器件在本专业基础上的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全场答辩结束后周荣莲老师对整场报告做了点评,周老师充分肯定了各小组取得的成绩,同时针对不足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最终,经过激烈的竞争,大会分别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评出了一等奖2组,二等奖4组。进入颁奖环节,评委嘉宾为各个获奖小组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本次实践评优活动从前期报名到最终答辩充分展示了苏州研究生对于实践活动高涨的热情,实践过程中更是深入调研具体问题,收集数据,分析相应的结果,缜密思考结果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这个过程很大提升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深化了理论知识。

        

文字:研究生院(苏州)张童童
图片:研究生院(苏州)张忠清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