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西安交大仲英书院学长团“爱心飞翔”赴四川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团队按预定时间安全返回学校。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得到了都江堰市民政局,都江堰市团委,都江堰市幸福镇人民政府,都江堰市幸福镇关工委,幸福镇幸福社区和友爱社区,以及校团委和仲英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得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圆满安全地完成。在四川暑期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十天时间里,团队成员严格要求,团结协作,发扬交大人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外展现了交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而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也得到了中国大学生在线、科讯、成都市媒体、都江堰市媒体等校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以及交大新闻网、e瞳网和仲英书院主页的持续跟踪报道。
拜访政府
此次赴四川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先后拜访了都江堰市幸福镇人民政府,幸福镇幸福社区和友爱社区。幸福镇民政局宋主任热情地接待了团队,据宋主任透露,这是第一支来到都江堰幸福镇以服务社会为主旨的实践团队。幸福镇关工委周老师介绍了镇政府围绕学生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开办了“青少年空间”,对孩子们进行各种形式的讲座,丰富孩子们的生活见识、教会孩子们应付突发事件的方法,进行法制、教育等知识的普及,希望小朋友爱党爱国,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幸福镇政府围绕儿童的心理重建举措恰恰是和团队此次暑期实践的目的不谋而合。
幸福社区的刘主任还介绍了震后房屋修建、搬迁及费用的基本情况,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住房。友爱社区的张主任带团队参观了小区的阅览室和中老年活动室,希望丰富群众的文娱生活。小区的各项措施都为群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此外,友爱社区的黄书记还介绍了社区组织孩子们去参观创业青年的农业示范园,让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认识瓜果蔬菜,增长见识。
家庭走访
为了了解居民家里的生活情况,团队成员分组进入社区的民众家里进行走访,总共拜访了幸福镇的23户家庭,给他们每户带去了大米和食用油,为孩子们准备了学习用品和毛绒玩具,并给孩子辅导功课。
幸福社区的申阿姨在地震中被砸断一条腿,丈夫在地震中去世了,现在她和母亲在一起住,还有一个上六年级的小男孩。申阿姨在地震中失去了左腿,由都江堰残疾人协会安排了一个羌绣的工作,孩子的奶奶无收入来源,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依赖申阿姨的工作。
15岁的小女孩叫王莹倩,今年读初二,爸爸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与72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庭住的是标准的70平米安置房,家里布置格局较为简单,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爷爷的退休金。但是女孩儿特别懂事,礼节十分周全到位,当队员到家时,孩子先是很礼貌的向大家问好,然后又急忙跑到厨房,拿出七个水杯,一一倒上热水。当队员离开她家时,她还在阳台上大声和队员们道别,这是许多队员心中听得最清楚的一句四川话。在第二天的素质拓展活动中她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儿歌《小鲤鱼》,并且在得知有队员因水土不服而身体不舒服时主动问候,晚上还亲切的发短信问候,并向我们介绍附近的医院和药店等。
虽然每家在生活上都有各自的特殊情况,但是申阿姨的微笑和王莹倩的懂事还是给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感恩,感染了每一位队员。在他们身上团队也正看到了都江堰的涅槃。
志愿服务
团队成员在幸福社区和友爱社区分别为孩子们进行了素质拓展和才艺表演,得到了当地小朋友们的喜爱,以及家长的支持和好评。前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年龄参差不齐,从5岁到18岁,有的上学前班,有的上小学,有的已经高中毕业,还有一些学生家长也积极主动加入我们的活动,团队都一一记下他们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准备在回到学校之后都做持续性的心理辅导和志愿服务。活动场地也显得热闹非常,一边是孩子们进行素质拓展游戏爆发的欢声笑语,一边是孩子家长拉家常谈笑风生,仿佛在这里每个人都抛弃了烦恼,找到了对生活的自信。在活动的最后,队员还给到场的每一位表演了学长团的特色节目《感恩的心》,并给大家系上了象征着爱心传递的蓝丝带,并且祝愿大家明天更美好!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结实了很多的新伙伴,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从游戏中懂得团结互助、感恩、责任与担当等诸多重要的品质。在活动结束时,还有小朋友拉住队员的手问队员们明天是不是还要过来给大家做游戏,并且主动和哥哥姐姐们合影留念,说回家后要给妈妈洗脚。
几天来,让团队成员印象深刻的是文艺演出。在活动中,由于每天的拜访家庭数量大、活动安排紧凑,为了在第二天能给孩子带去欢声笑语,队员不顾身体的疲惫,常常在晚上熬夜为小朋友准备节目。小品《我的小学时代》,团队从编剧到排练再到正式演出,只有短短的6个小时,当然中间还有其它的物质准备、本日访谈总结、日记、新闻等等事情,在第二天的正式演出中却受到了极佳的效果,参加活动的孩子们都拍手称道。歌曲《我相信》是团队没有经过合练,直接上去表演的。也许刚开始队员还有些羞涩,可到“我相信我,我相信希望”时,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队员的热血澎湃了,团队以自己的方式告诉小朋友们要阳光面对生活。当然,团队的精彩表演也得到了小朋友的认可,大家都积极上台展现自己的才艺。11岁的王陶演唱了一首《星月神话》,神情专注,俨然明星范儿;五岁的小男孩刘子怡和妈妈跳舞,《nobody》劲爆的音乐,加上小男孩精彩的表演,让人叫好;还有个六岁的小女孩徐若涵,没有音乐伴奏跳起拉丁舞,每个姿势都有板有眼等等。孩子们的精彩表演也让人震惊,他们的自信和阳光在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舞蹈中充分的流露出来。
社会访谈
团队成员在社区活动之余拜访了马楚清老先生和陈惠良老先生。
马楚清老先生今年66岁,退休前是一位中学政治老师。在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之后,老先生便一直坚持将地震之后都江堰市发生的一切记录进自己的日记当中。历时三年,老先生的日记从未间断过,到现在已经记录整整12本,全程记录了都江堰市从地震发生起的那天一直到三年重建至今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多家媒体也先后对马老先生的事迹和他的日记进行过相关的报道。马楚清老先生的“地震日记”是一份关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民间记录。作为一个灾难的见证者和日常生活的叙述者,马楚清以细小、琐碎的记录,写下自己所经历的特殊的日日夜夜,写下灾后心里的感悟和生活的变化。马老先生首先向团队介绍了地震之后都江堰市断壁残垣、满目疮痍的状况并且对团队作为志愿者的身份来到都江堰的行为表示赞赏和欢迎,因为在老先生看来,如果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团队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都江堰并在三年重建过程中始终停留在都江堰,都江堰根本无法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面恢复到现在的状况。都江堰三年重建完成后,马老先生又将精力放在丰富老年人生活上面。因此,友爱社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便在马老先生的努力下建成。该活动中心拥有12张棋牌桌,在活动中心的墙上张贴着各种养生的食物和养生生活习惯。据马老先生介绍,社区的这个老年人活动中心秉承的是“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思想,使老年人能够在这个活动中心得到娱乐的同时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据马老先生透露,该活动中心一周会有五天时间安排一定的活动项目,周一是棋类,周二是书法,周三是音乐,周四是麻将和牌类,周五是专门的讲座。同时,该活动中心还会购买一定数量的书刊和报纸,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活动内容。
80多岁的陈惠良老人是都江堰市幸福红院的主人。幸福红院位于都江堰市幸福镇永寿村,是都江堰市第一位共产党员陈益凡的故居。它是该市首个民间集资的红色革命遗址博物馆。目前,幸福红院已经布置“地下党历史陈列室”,“红色长征历史陈列室”,“红色教育研究室”等多个展区,藏书4000余册。据他介绍,他之所以愿意把自己的房子贡献出来作为红色革命的传播和研究基地,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红色革命,来学习这样一种精神,同时用红色革命的精神去感染周围的人。陈老先生还向队员讲述了5.12大地震时,都江堰市党员是如何发扬党员积极性与先进性的,在都江堰抗震救灾和漫长重建过程中始终奔赴在一线。队员们也无不感慨没有党员的带头作用就没有都江堰的今天,只有党员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都江堰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参观遗迹
团队一行参观了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馆和映秀镇的地震遗址。陈列馆馆已“铭记感恩”为主题,共分十大板块,讲述了从震前的水润天府,到地震的感天动地,全国的齐心协力,到如今的魅力古堰。都江堰市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地震灾后的重建工作,全市人民正在共同努力将都江堰市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团队还前往映秀镇参观地震遗址,看到地震留下残垣断壁,不禁让人想起2008年地震发生的点点滴滴,垂危生命的挣扎,救援人员的努力,被掩埋者的坚持,救援者的勇敢,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就这么诞生。虽然突其而来的地震令人至今还觉得毛骨悚然,但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是让人感到,但是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十天的志愿服务虽然短暂却深深地感动着团队的每个人。团队秉承着仲英书院“服务社会,奉献爱心,薪火相传,推己及人”的宗旨,将当代大学生的关爱带给需要帮助和关心的人们。团队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们去关注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让爱继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