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校园生活>正文
校园生活

第九届“创源”论坛闭幕式暨任晓兵教授特邀报告会举行

日期:2015-06-25 15:44 浏览量:

近日,第九届“创源”科技学术论坛闭幕式暨任晓兵教授特邀报告会在科学馆101举行,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建平、前沿院行政副院长孟祥丽、校团委书记周远、校团委副书记高彦、研究生会主席李龙参加报告会。本次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校团委、学工部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博士生协会承办,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通讯社协办。

首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主席李龙致辞,对第九届“创源”论坛的发展和成绩作了总结,并对“创源”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

接着,“学术之星”代表仇子铖同学发言。他以自己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为例,讲述了自己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讲述了如何践行“精勤求学”的校训。此外,他还讲述了如何在科研的同时拓展人生的宽度,他不仅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而且每年拿出一笔资金资助一位自己高中母校的贫困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回馈社会。

之后,进行了第九届“创源”论坛及第六届“学术之星”颁奖仪式。

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之星”评选活动,由研究生院、校团委、学工部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各学院研究生分会、博士生协会、通讯社协办。自2009年3月首次推出,“学术之星”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评选出了54位科研成绩突出的研究生。通过讲座的形式,这些优秀的研究生们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同学们分享科研道路上的经验与体会,从而在校内掀起了一股良好的学风,进一步激发在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

本届“学术之星”活动共有47位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参赛,其中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31名。经过初赛、复赛的评选,共有10位同学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此外,通过对各学院研究生分会对第九届“创源”论坛、第六届“学术之星”活动的参与、协办情况,进行统计、评分,共评选出最佳组织奖2名,最佳进步奖1名。

        

        

最后,前沿院院长任晓兵教授带来题为“如何在大学期间储备人生成功的硬通货”的报告,并与现场观众进行问答互动。任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从传统教育培养的能力、走出校门后需要的能力、如何在大学期间积累未来成功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传统教育培养了什么能力?

任教授认为,传统教育培养了读书能力、理解能力,适合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但缺乏创新能力、解决挑战性问题的能力,而这是成功人士所必须的条件。传统教育就像吃饭比赛,问题、答案、解法都是已知的。学生的任务就是上课,复习,做习题,努力考好,不问问题从哪里来,为什么有这些问题。书本知识如同脚手架,搭脚手架不等于盖房子,要为盖房子而搭脚手架。学习课程要知道这门课程是干什么的,可以用来做什么,知道这一点就已经超过60分了。

2. 走出校门后需要什么能力

任教授说道,走出大学校门如同进入野外打猎比赛,所需能力和吃饭比赛非常不同。问题在哪儿?问题有解吗?问题的答案在哪里?问题的解法是什么?自己是否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是未知数,都需要自己寻找答案,自己去摸索。任教授用自己在筑波大学博士后期间探索金属橡皮弹性的起源的经历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 如何在大学期间积累未来成功的重要能力

任教授认为,大学生要及早进入打猎训练,及早体验未来将至的挑战。及早进入实验室,培养作为一流科学家/工程师的能力;或及早进入社会实践,培养社会型/复合型人才。

最后,任教授对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作了介绍,并欢迎有志者加入。

现场问答

1. 在科研工作中遇到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瓶颈时应该怎样调整心态?

任教授说,首先,未来取得的成绩是对以往努力的积分,可以在本科期间做一些挑战性较低的科研工作,一方面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提前体验科研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尝试解决这些困难,获得自信心和科研的感觉,将来遇到困难就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第二,优秀的研究团队很重要,及时向“高手”求教,可以迅速渡过难关。

2. 低年级本科学生获取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少,进实验室可以做什么?

任教授讲道,不进实验室,永远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用;进入实验室,尽早接触科学研究工作,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对今后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低年级硕士同学对如何科研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如何快速获得成果发表文章?

任教授以自己硕士一年级的经历为例解释了这个问题。研究生要有探索创新的能力,正是因为问题的解并不清楚,才需要硕士生来探索。一开始,硕士生只凭自己的力量一般难以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但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积极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可以先尝试在自己专业领域内一定水平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再逐步提升。

4. 硕士生应如何在科研和暑期社会实践之间选择?

任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取决于个人志向和打算。如果希望未来做“社会活动家”,则应多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如果对科研感兴趣,则应在实验室认真进行科研工作。最好能够二者选其一。

第九届西安交通大学“创源”科技学术论坛闭幕式暨任晓兵教授特邀报告会就此完满结束。未来,“创源”将会秉承其“创源无限,启迪智慧,学贯东西,引领风骚”的宗旨,继续为硕士生、博士生创建属于自己的学术舞台。

报告人介绍

任晓兵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前沿院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主任研究员。智能及功能材料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主要致力于对温度、力、电、磁等外界环境响应的智能材料研究。在形状记忆合金、铁电/压电材料、铁磁/磁致伸缩材料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年来他的团队在铁性玻璃、高性能无铅压电材料等方向的研究成为智能材料领域研究新热点。任教授在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PRL等国际期刊上已发表160多篇论文,其论文被SCI引用超过5400次。其中,单篇引用率最高超过1000次,为形状记忆合金领域世界排名第一,并作了数十次国际会议等邀请报告。曾获日本金属学会“杰出青年奖”(1998)、日本“21世纪先驱基金(Sakigaka-21)” (2001)、日本科学城筑波的“筑波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5)、日本金属学会“功勋奖”(2011)等奖励,2005年当选《科学中国人》杂志 “年度人物”。

 

附第九届“创源”科技学术论坛、第六届“学术之星”评选活动结果

 

“学术之星”个人评选结果

姓名

学院

硕/博

奖项

周生喜

机械学院

一等奖

许鑫

理学院

二等奖

常正实

电气学院

二等奖

陈杰

能动学院

三等奖

仇子铖

能动学院

三等奖

张辉

机械学院

三等奖

王超

电信学院

优秀奖

王永香

人文学院

优秀奖

刘峰

电信学院

优秀奖

申雅静

前沿研究院

优秀奖

 

“学术之星”学院研究生分会评选结果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研究生分会、机械学院研究生分会获“最佳组织奖”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苏州分会获“最佳进步奖”

 

文字:研究生会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