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多彩书院>正文
多彩书院

深入推进“百本经典”育人行动

人文学院、崇实书院举办“综能提升朋辈课程”之阅读系列活动

日期:2019-03-26 15:11 浏览量:

“百本经典”育人行动实施以来,崇实书院通过设计开展“经典品读会”“阅读分享会”“读书达人秀”“60秒荐书”“书评展播”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促进青年学子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科学思维、拓宽学术视野、滋养精神世界。3月以来,崇实书院同人文学院进一步联合推出“综能提升朋辈课程”之阅读系列,选拔六名优秀博士生,以解读、分享和交流的方式带领本科生用8周16学时的时间系统、深入、探讨式阅读六部“百本经典”书籍,走近经典,品读人生。

《乡土中国》由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李诗扬讲授,该书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李诗扬带领同学们回顾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梳理作者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历程,并与同学们深入交流探讨,耐心解答疑问。李诗扬提到,这门课一方面提供自己与本科生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则通过授课加深自己对相关书籍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本科生虽然年龄小,但大家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看待事物角度,互动的积极性也很高。金禾71班的邱举营同学表示,当代农村虽然在经济和生活上进步很大,但陈旧思想依然存在。希望自己能通过研读这本书找到问题根源,结合专业知识建设家乡。

3月20日下午,《逻辑的力量》由刘萌老师讲授。她首先提问大家眼中的逻辑是什么,又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幽默风趣、条理清晰的语言为同学们解释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思维碰撞中,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逻辑在创新时代的重要性。社会71班的赵芷玉同学表示,自己专业的要求就是通过表面数据或现象得出背后本质,这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而这本书恰好能够帮助大家在专业学习方面提升逻辑能力。

3月20日晚,在《穆斯林的葬礼》品读课程中,答凯艳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欣赏该书在内容、语言、形式、文化、创作等方面的特色和亮点。她希望,通过分享书中人物角色、宗教习俗、章名篇名、爱情信仰、生命伦理等,同学们能够深度理解这部经典著作,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树立爱情观和人生观。新媒体71班的彭雅婷同学提到,老师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结束时老师还抛出一连串值得深思的问题,自己十分喜欢这种即时交流的课堂。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由人文学院博士生王璐引导同学们阅读,她旨在帮助大家从书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历程中体会家庭温情,深入理解家的内涵。同学们通过朗读的方式代入情感,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参与此次课程的孙维茁同学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形式。“课程不会太过拘谨,学姐的分享可以丰富我对这本书的体会和人生阅历。”

3月24日上午,哲学系博士研究生马源带领同学们走进王国维的词话世界。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对课程的期待,马源指出,这门课程的形式介于专业课与自由分享读书会之间,需要在专业研究和通俗解读间寻找平衡,因此在课程深度、内容广度的选择与把握上有一些难度,希望自己能让同学们运用三“口”——感觉、知觉、理性品诗,学会品味诗词、品味人生。管工84班的王雷同学表示,自己以前也读过《人间词话》,但上完这堂课发现这本书其实比想象中更有深度,也很有研究价值。

诗人华兹华斯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这是美的力量。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张珊希望通过讲解《美学散步》,带领同学们夯实美学理论基础,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对艺术美的品鉴能力和敏锐度。

文字:崇实书院 人文学院
编辑:腾飞工作室 党佳璇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