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想到,素质拓展会给我这么大的收获。”夕阳渐斜,返回学校的大巴缓缓地行驶在路上。望着窗外,文治书院机自27班心理委员刘子俊还沉浸在这一天所经历的新奇与感动中。



11月4日,文治书院12级心理委员、心理协会骨干成员共28名同学在书院刘艳凤、赵辙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西安市杜陵的亚森户外拓展基地,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
秋日的清晨会让人觉得格外的冷,但是早已有勤奋的学子步履匆匆行走在校园内。早上7:45,文治书院大一的心理委员们同心理协会的同学准时集合在思源南广场前。带着些许的兴奋与好奇,大家一同坐车前往培训基地。
虽然大家大多是第一次参加拓展训练,对于即将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形不甚了解,但一路上的氛围还是轻松愉悦的。这种轻松愉悦在伴随着大车缓缓开入训练基地园区后,渐渐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所替代。尤其当一下车,基地的教练就要求大家整齐的站成两队时,不久前军训的经历就又进入了大家的脑海。素质拓展究竟是什么?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在思索着。
上午9点,同学们在教练的要求下换上了统一的迷彩服,至此“从优秀到卓越”团队素质拓展正式开始。经过几个轻松简单的小游戏,同学们渐渐变得活跃起来,之前的紧张感也渐渐消失。在教练的指引下,大家被分为两个团队,教练要求每一队都选出队长、副队、宣传员与安全员,并且确定队名、口号、旗帜与队歌。在这种考验大家创造力、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能力的时刻,同学们只用了25分钟时间就完成了目标。经过一番风趣别致的团队展示,两支优秀的队伍——蛟龙队与开拓者队——就此产生,同学们的情绪也彻底调动了起来。
握拳张开,便是掌声
作为整个训练的第一个项目,“疯狂的市场”是实打实团队之间的竞争。每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已经被各种概念篡改之后的数字卡片中从1到30成功编排序列。这不仅考察大家的文字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一遍遍的尝试、失败、讨论、再尝试,队员之间的沟通与默契渐渐形成。比赛激烈异常,最后开拓者队以微弱优势胜出。
接下来的走木桩项目比拼体力,要求两队通过一条长约30米,布满木桩和活动木栏的通道,看哪一队的最后一位成员最先通过。经过一番角逐,蛟龙队胜出。失败的队伍得到了形式颇为意外的惩罚。
紧接着,教练带领情绪高涨的同学们来到了第三个比赛项目“飞夺泸定桥”。仅由一上一下两根铁索构成的“桥”,一旦踩上去就会不停摇晃,通过难度可想而知。一声哨响,站在两边的同学同时向桥对面进发。似乎是因为通过难度过大,当两队队员相遇时,大家并没有你推我挤,而是非常有序的互相谦让着错身而过,有些同学甚至还会帮助另一队队员通过自己身边,令在场教练及老师们颇为感动。在之后的讨论中,大家逐渐体会到了教练设置这个项目的意义,“两手握拳相对,得到的便是痛苦。但倘若张开,得到的便是掌声。”此时此刻大家才真正体会到了所谓团队的真正意思。加深了对于“集体”这个概念的认同。
整个秋天最美的风景
经过一个“高空爬网”项目的简单热身,下午14:00,同学们迎来了一天的重头戏——“天使之手”项目。这是一个双人合作挑战的高空心理冲击项目,要求挑战者在8米高的环境中通过协作走过一段12米长的钢丝,沿途只有3条垂下的绳子可以抓扶。教练详细的向大家讲解了整个挑战过程需要注意的细节,包括安全带如何固定,锁扣的开合方式、攀爬姿势、负责安全保障的同学的站位以及注意事项等。望着仰头才能看到的那根孤零零的钢索,每位同学都心怀忐忑。但是,整个两小时的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退缩。当吴新初同学与伙伴完成一半的挑战,他大声喊道“真是太棒了,我现在看到的是整个秋天最美的风景!”
随着高空项目的结束,整个素质拓展也进入了最终阶段。在合格毕业之前,大家面前的是一面光滑垂直高约4.2米的墙。所有的人都必须通过,而唯一的工具就是一根不足半米的带子。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自觉分工,仅仅经过8分09秒,就使所有同学都成功通过。整个过程给教练和老师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感动。尤其是人梯组的同学,他们用血肉之躯,为其他人铺出了一条通畅大路,为整个团队高效而有序的完成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平均每人耗时17秒,我们是一支真正卓越的团队!”当教练宣布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热烈鼓掌,紧紧相拥。
为期一天的素质拓展活动伴随着夕阳落下了帷幕。在即将离开拓展基地的时候,每位同学都真诚地向教练告别。很多人表示,这不会是最后一次来。大巴缓缓驶出园区,同学们的心却久久不肯离去。
作为文治书院2012年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此次户外素质拓展训练不仅使同学们更好地体会到了团结互助、友善协作、面对挑战的重要性,锻炼了大家的沟通交流与团队融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这些刚刚步入大学的同学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融入文治书院这个大家庭。另一方面,作为各个班级的心理委员,他们将把这种阳光与向上带入班级,去感染周围的人。这就好比播下了一颗颗种子,会在不久的将来结出最绚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