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正值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一周年之际,启德书院团工委开展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学习交流会,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回顾畅话学校一年来的发展成就和个人成长经历,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辅导员、团工委副书记史旭东主持,书院团工委、学生会骨干成员参加学习交流。

史旭东带领团学骨干集体学习了新闻联播视频和《永远飘扬的旗帜》专题片,他谈道:“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要弘扬西迁精神,将爱党、爱国、爱人民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始终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听党指挥跟党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

团工委学生副书记王娟谈道:“回顾这一年,站在建党一百周年以及‘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提质提量建设好人才队伍,加速推进创新港‘6352’工程,构筑科教融合新高地。作为交大学子,应该将自己的小梦想与国家的大目标结合起来,肩负起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争做有为青年。”
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向益欣表示,总书记勉励我们在新时代弘扬西迁精神,是希望我们青年学生有担当,有理想,在新时代成为有作为的青年。就如同当年毫不犹豫西迁来的师生们一样,抛弃当时的优渥条件,争当开拓者,造就我们今天的西安交大。新时代的我们不能只享受前人的成果,我们青年学子也应为母校的建设贡献力量,坚定把西迁精神传承下去,将母校教给我们的回馈给祖国。
团工委委员郭玉洁谈到,一年来,西安交大科研工作者坚持“‘卡脖子’卡哪里,就突破哪里”,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国内首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入选2020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前不久西安交大一附院与基础医学院科研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损伤血管的重要机制,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走在前列的。她说:“我们作为交大学子,有这样优秀的前辈,有如此丰富的资源,应该把握住宝贵的青春时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将西迁精神传承下去。”
团工委实践部部长谷小慧表示,2020年4月22日,总书记来校考察,他亲切勉励交大师生发扬西迁精神,在未来的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贡献。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一代代交大人用满腔热血铸就了“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的西迁精神,将青春与热血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将对党忠诚、爱国爱民、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种植在了大西北。而这一年以来我们学校取得了诸多成果,作为新时代的交大学子,我们更应该努力汲取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养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追随西迁前辈的步伐,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真正成为世界之光而努力奋斗。
团工委新媒体中心常驻志愿者连梓竹谈到,一年来,科技创新方面,响应国家号召大到创新港的科创月,小到腾飞杯和大创实验,彰显着我们进军科创、服务发展的担当;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丰富着我们的课余生活。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党团员、学生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她说:“近期书院团员团干部正在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成立‘立德宣讲团’,让理论学习变得平易近人,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我看来,这些举措,就是弘扬西迁精神的一个缩影。”
学生会办公室常驻志愿者姜添元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去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校考察,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并勉励我们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他表示,正如2019年9月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的致敬词中写的那样:“你们是铺路石,金子般闪耀在岁月的最深处;你们是螺丝钉,钻石般旋转在共和国的年轮里”。这一年来,我们有幸见证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稳步推进,科创月活动成功开展,“6352”工程加速推进。就在今年1月30日,由我校NECP团队参与、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正式投入商业使用……凡此种种,都在书写着新时代的西迁精神。创新港内,巨轮正泊,我们应当从容自信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谱写好属于我们的新时代的交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