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多彩书院>正文
多彩书院

【学习青春 奋斗致远】文治书院社会实践团队柞水脱贫调研之行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0-08-03 11:44 浏览量:

为响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号召,深刻体悟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文治书院柞水扶贫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7日至8月1日前往柞水县考察调研扶贫情况。团队成员前往下梁镇西川、营盘镇朱家湾两村,深入基层一线,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农村贫困户,考察当地村民脱贫情况,实地调研当地特色脱贫产业——木耳和旅游产业。

通过柞水县下梁镇政府党政办主任的讲解,实践团队对柞水县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及脱贫攻坚工作重点有了一定认识。近几年,柞水明确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的指导原则,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发展,“五位一体”的落实让当地传统的采矿业逐渐转型;此外,还大力发展产业脱贫,因地制宜,形成当地特色产业,例如木耳产业、旅游产业等。

“足我穷中八珍味,竹萌木耳更求旃。”柞水人在明清时就从事黑木耳的生产。2017年以来,柞水木耳产业蓬勃发展,被当地政府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团队成员来到了被誉为“木耳小镇”的西川村,在村委会副主任的讲解下初步了解了扶贫工作情况,并深入基层一线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村民,与贫困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对话,交流情况,沟通思想。之后,实践小队参观种植木耳的吊袋大棚,大棚的门口标有责任公示牌,精准到户,落实到人,以产业帮扶的形式助力脱贫。

沿途下山,实践小队走进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该公司具体助力脱贫的方法。农户进厂就业、土地流转租金和征地补偿、加工并包装农户木耳,并在陕西粮农、中国扶贫网等网站上宣传、推广、销售,一系列举措让产业扶贫真正成为解决脱贫问题的良策。

朱家湾村是柞水县旅游脱贫示范村,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该村打造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和终南山寨等景区,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帮扶和带动下,村民们经营农家乐获得经济收入,村里的贫困户目前已基本脱贫。团队兵分两路,一路带着调查问卷挨家挨户走访;另一路则在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深入专访当地贫困户,了解旅游业对脱贫攻坚的帮扶作用。在与一位经营农家乐的村民的交谈的中,队员们了解到,原本是贫困户的他,近年来因经营民宿而脱贫,一年增加的收入约为两三万。在问起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时,他颇有感触地表示,政府出一部分资金代建路和河堤,原先极为不便的交通现在大有改善,道路畅通才能吸引游客。前期政府规划,牵头吸引企业来运营,之后就是指导和督促。此外,贫困户借贷也会享受优惠政策。

实地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多方力量在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厚植当地发展优势,立足当地乡村特色,牵头吸引龙头企业投资,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为脱贫攻坚引领航向;基层干部奉行“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的理念,深入了解各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不辞劳苦,上传民意,下达民情;村民们对扶贫政策积极响应,很多人都能主动地学习餐饮和民宿的管理经验,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走出贫困。

朱家湾村的脱贫历程是我国脱贫事业的缩影,是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写照。在其脱贫的特色道路中,返乡创业与脱贫致富相辅相成;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相互融合;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团队成员坚信,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三下乡”社会实践给了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的机会。一路走来,队员们切身体会到了当地政府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思想的深入贯彻,对国家扶贫政策的积极落实,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为农村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理念的努力践行。作为交大学子,团队成员将立志以青春为答卷,守住初心,担起使命,扎根泥土,服务人民,将西迁精神发扬下去,今后在祖国的大地上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为中国梦谱写青春华章。

文字:文治书院 李婉婷 张洋
图片:文治书院
编辑:腾飞工作室 郭泓霖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