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8日,启德书院20名同学在启德书院院务副主任李聪、学生处宿舍文化主管彭志军、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助理龙树荣、辅导员王大军的带领下,赴青岛与台湾政治大学博雅书院的师生一同参加由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主办的为期五天的三校交流学习活动。

10月15日,三校师生共同登览崂山,在太清宫进行题为“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的反思,并进行小组交流。在第一天的活动中,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刻感受到了青岛这座海滨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多元开放的独特魅力。

10月16日上午,三校代表团的师生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了“三校交流见面会”。三所高校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三所学校在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成绩和不足。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院长钱致榕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的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的发展进行了介绍。中国海洋大学方志奇教授表示博雅教育培养的是对人类、对未来的责任,这是一种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敢和胆识。最后,她送给在座的师生一句话:“迎着朝阳想一想,我今天要做什么;迎着夕阳想一想,我今天做了什么。”
李聪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书院制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情况以及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所做出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他也热烈欢迎青岛和台湾的师生前往西安,感受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底蕴。台湾政治大学博雅书院副书院长杨志杰、导师姜家雄介绍了台湾政治大学博雅书院目前的发展状况及通识教育体系。会后,三校师生互赠礼品,合影留念。

10月17日,同学们在中国海洋大学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课堂,感受到了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三校师生参加了博雅讲坛,讲坛邀请到了长城学者张明弘老师进行题为“寻根长城”的讲座。

在16、17日两天,同学们旁听了行远课程“大学之道、全球化以及宇宙大历史”,并且加入到行远的讨论课中,与行远书院的学生进行了题为生命是什么的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倾耳聆听,收获了思想与灵感擦出的火花。
10月18日上午举行了三校交流成果分享大会,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分享了自己在这次三校交流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

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规培84班的罗佳欣在发表中谈到:“人文素养的建设是个人根基,只有根基足够扎实,才能决定上层建筑的优越性。”
在本次三校交流活动中,三校师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未来三校的友好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