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7月29日,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会同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三所高校师生,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伍宜孙书院进行交流访问,了解了少数族裔的文化、伤健协会的工作,对香港社会的共融和异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少数族裔别样精彩
7月24日上午,暑期互访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初始,师生共同听取了少数族裔讲座,了解到生活在香港的少数族裔人士的特色文化、民风民俗等。讲座中特别提到的少数族裔在香港生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即语言隔阂、种族歧视、教育制度等等让所有师生全面地了解到少数族裔在香港的生存现状,深刻体会到尊重是与少数族裔人士相处的重要元素。
随后,全体师生前往圆玄学院第三中学进行参观。通过黄建豪老师的介绍,大家了解到圆玄三中是一所融少数族裔和当地学生为一体的中学,在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共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该校少数族裔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全体师生了解到少数族裔人士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在生活上遇到的阻碍。面对这一困境,学校针对他们的中文水平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中文课程,同时为每一位少数族裔安排了一名当地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使得他们不因文化差异而受阻,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7月26日,全体师生前往共融馆,与12位少数族裔小孩进行互动,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文化特色,交流他们的所思所感。特别是“制作中国结”一环,让少数族裔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国结的魅力所在。

伤健协力促进融合
7月25日,全体师生到达香港伤健协会共融轩,了解了香港伤健协会的简单介绍、香港康复计划方案。通过参观伤残人士的居所、轮椅体验活动,同学们对伤残人士的生活之难有了新的感受,对促进伤健共融的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除了了解香港社会助残的措施以外,来自内地的四所高校也是积极分享了所在城市的助残行动。西安、南京、成都、昆明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残障人士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帮扶。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提到,书院的唐仲英爱心社经常组织志愿活动,为残疾儿童送去温暖,体现了仲英学子服务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公益精神。电子科技大学向与会成员介绍到电子科技大学积极研究人工智能设备,为残疾人士的重新“站起来”行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帮助残疾人士重新融入社会的使命感。
7月26日下午,五所高校一行来到平等机会委员会,了解到平等机会委员会的职能是消除种族、性别歧视,消除残疾骚扰和中伤,推动男女、伤健、种族之间的平等机会。这次的讲座,也让大家看出,香港人民同心协力,为建设一个没有歧视、崇尚多元、兼容的社会而不懈奋斗。
最后,全体师生在书院演艺厅进行了总结,回顾了本次活动的期望,畅谈了活动的感受和体会。仲英书院刘宏老师肯定了香港中文大学伍宜孙书院在本次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方面的不懈工作,殷切希望在此基础上,对活动环节进行合理优化,为促进两校的后续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
此次暑期互访活动暂时落下了帷幕,但是五所高校的深厚情谊依然延续。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融合也不会停下脚步。为期一周的访问,让同学们不断地锤炼自我,拓宽大视野、提升家国天下大格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为祖国的共同繁荣而奋斗的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