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多彩书院>正文
多彩书院

品读经典,感悟人生

崇实书院举办经典品读会

日期:2019-06-27 10:12 浏览量:

6月26日晚,崇实书院召开西迁精神读书会新一期经典品读会,人文学院教授韩鹏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陆卫明带领师生与圣贤对话,在经典古籍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对于《道德经》中“柔弱胜刚强”的道理,韩鹏杰解释道:强梁者不得其死,天下最柔弱的就是水,但是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韩鹏杰表示,第七十七章是《道德经》中最精彩的一章。天的道路,就象拉开的一张弓一样,高了就压抑它,偏下了就往上抬它,这就是天(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法则。类比到人,只有有道的圣人才可以做到。他们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韩鹏杰强调到,读《道德经》的正确方法是以经解经,把这本经典读懂、理通,运用起来方能得心应手。

陆卫明讲解了《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四—八的部分。谈及动机与效果的问题,孟子采取了推谬手法,把论辩对手推到荒唐的境地,使之不得不承认错误,从而证实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在今天看来,他们师生之间所谈论的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学生彭更是从动机来看问题,解决问题;孟子则是从实际功绩,也就是效果方面来看问题,解决问题,有点近似于今天所说的不听大话、空话,只看工作实绩。陆卫明告诫大家,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实践,要做到动机与效果的有机统一,也就是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不能太过片面、绝对。

在这一篇中,孟子还谈到了“胁肩诌笑,病于夏畦”。这一方面是对《论语·阳货》所记“阳货欲见孔子”(17·1)一章的补充说明,另一方面又是对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的进一步发挥。孟子在这里说到,这个话题是从“诌媚”引起的。学生公孙丑提到不主动去拜见诸侯的问题,孟子回答:像段干木、泄柳那样,过于清高,过于孤芳自赏,没有什么必要,他主张中正平和、恰如其分。有人说:“虚伪及欺诈产生各种罪恶。”“虚伪乃罪恶之源。”讲到这里,不禁令人深思,该怎样做到礼义中正,做真实的自己呢?

文字:崇实书院 谭子怡
图片:崇实书院
编辑:腾飞工作室 郭泓霖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