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多彩书院>正文
多彩书院

筑梦奋斗新时代 手把红旗扬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习社、崇实书院理论微宣讲团走进甘肃郭原

日期:2019-05-21 10:18 浏览量:

5月17-18日,学校学习社、崇实书院理论宣讲团赴甘肃庆阳进行理论微宣讲并看望西安交大选调生校友。宣讲团由冯帆、殷昊轩、何莹、高雅、倪蒙同志组成。此次党课宣讲活动分别于庆阳市王咀村、毛庄村开展,当地驻村干部主持宣讲活动。

暖心凝心,党员关怀

5月18日上午,宣讲团成员在王咀村村支书王自福的带领下开展党员慰问关怀活动。带着浓浓的关切之情,崇实书院人文第一党支部、无止桥临时党支部走访慰问了三位王咀村困难老党员和党员模范,送上慰问品和青年党员的问候与敬意。

王自福详细介绍了村庄的情况:“王咀村地处山区,地形条件差,是郭原乡深度贫困村之一。群众居住地分散,大都以窑洞为主,有的窑洞破旧不堪,交通更是不便利,基础设施建设很少,且没有产业,群众收入非常低。”走访的三位老党员,最大的党龄超过53年,最小的也有43年。他们年龄较大,居住分散,行动不便,有的为孤寡老人,有的在家还要照顾四、五个留守儿童。

刘同志是退伍军人,党龄已有47年,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和五保户。当崇实书院理论宣讲团成员来到他的家中送上组织的慰问时,他热泪盈眶,表示:“家中只我一个,年纪也大,能这样活着要感谢共产党!”直率热情的言语传达出最质朴热烈的情感,感染着每一位在场党员。还有非贫困户,党龄为43年的王同志。家中不仅有儿女赡养,自己身体也深受疾病困扰,不幸患上了胆结石、胃肿瘤,可是他在为宣讲团成员讲述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时仍然非常积极乐观,这正这是老一辈党员同志不畏艰难、积极奋斗、乐观人生的真实写照。

同心同向,党课宣讲

宣讲团分别在郭原乡王咀村和毛庄村进行宣讲活动。此次宣讲活动既是“宣讲”,也是“党课”。宣讲的受众群体都是中老年村民党员,宣讲成员选择他们易于接受的认知方式,调整宣讲主题和宣讲形式,通过质朴易懂的语言,联系农村问题、辅以影视音频,与村民们分享自己的理论学习心得和感悟。此次党课宣讲活动主题有“从春节足迹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习近平眼中的‘三农’问题”“学习2019年两会工作报告”,分别由倪蒙、高雅、何莹和殷昊轩主讲。

此次将宣讲载于党课之中,不仅是书院宣讲团和王咀村、毛庄村党课组织的双向形式创新,是陕西大学与甘肃农村之间的时空呼唤,更是沟通老党员同志和青年党员的桥梁,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力量在一代又一代的党员中传递的光辉写照。

倪蒙为在场党员带来了精彩的“从春节足迹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主题宣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从总书记的春节足迹,可以看出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走在一起,也可以体会出总书记浓厚的家国情怀。总书记提到,只要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高雅以西迁精神为主题,向我们娓娓道来交大西迁中感人的家国情怀。“‘党让我们去哪里,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通向同行’,这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是他们共同构建了西迁之歌。这也在启示我们,无论身在哪里,无论心之所向又在哪里,为祖国的事业尽一份力,多一分奋斗,便是不平凡的人生。”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何以如此重要?宣讲伊始,何莹就向在场的农民党员提出了疑问。围绕这两个问题,何莹引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体系。“只有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确保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解决好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才能让农民们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殷昊轩在最后为党员们带来了2019年两会工作报告的党课宣讲。“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9年十大政府工作任务无一不彰显了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宣讲活动结束后,宣讲团队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和筑桥选址规划活动。崇实书院计划将继续深入开展与甘肃省郭原乡王咀村的合作事项。

宣讲团庆阳郭原乡一行,带去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带回了校地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决心毅力,带回了共同为祖国建设的豪情之志!宣讲团也将继续筑桥筑梦,奋斗奋进,将红色青春渲染祖国大地!

文字:崇实书院
图片:崇实书院
编辑:腾飞工作室 张静雅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