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励志书院邀请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澜涛为76名新生入党积极分子讲述西迁精神,并以小班讨形式就“如何成为西迁精神新传人”进行讨论。

讨论分为四个班,分别由书院四位老师组织。各位老师从西迁的战略意义、典型人物故事,诠释了西迁精神的内涵,并着重分享自身感受到的交大变化,引导同学们领会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各班在分组讨论过程中,不仅从理论角度阐述对“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理解,还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了现实分析。
领悟西迁内涵,践行西迁精神
理试809班邓泽宇表示,践行西迁精神不仅仅是简单的承袭,更应该是一种超越。理试809班王俊表示,艰苦创业,强调的是创业。大家要有所作为,不能让艰苦裹挟。理试808班刘健飞表示,自己身边有很多同学参加了志愿活动,这是大家在和平年代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奉献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集体活动,看似事小,实际是一种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的体现。

弘扬传统文化,肩负传承大任
理试810班侯普表示,传统是民族的根,但是传统不仅仅是传统文化,还有中国人的精神,例如勤劳、勇敢,每一个人都有传承和发扬的义务。与人友善,对同学、舍友包容,就是对传统美德和文化的一种发扬。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更加无法担起更大的责任。

不忘国家培养,牢记建设使命
民族预科82班谢金林表示,自己的家乡不富裕,但是大家享受着党的优惠政策,努力为家乡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些同学将来会回到家乡,投入到家乡建设中,那时候大家在交大接受到的西迁精神教育将会引领大家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