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0日,由钱学森学院主办的西安交通大学2016级少年班成人仪式在西迁广场举办。西迁老教授潘季,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教务处副处长兰剑,学工部副部长李新安,钱学森学院副院长王娟,院务主任田博出席活动。
为实现教育创新,不拘一格选拔智力超常少年,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于1985年正式成立,并逐渐成为中国仅有的两个少年班之一。34年来,在独特的教学体系培养下,一批批少年学子脱颖而出,在祖国的各个领域上贡献自己的青年力量。
本次成人仪式为学子团聚、共忆往昔、共话未来构建了一个平台。

“1956年,我作为一名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怀着满腔的热忱跟着一大批交大师生,乘上西迁列车,扎根西部,为祖国的科学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潘季将自己的西迁故事分享给现场的每一个人。“未来的世界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在一些科技领域领先世界,但是未来祖国的持续发展靠的还是你们青年人的力量。我希望同学们利用好宝贵的青春年华和充沛精力,打好学业基础、抵抗社会诱惑、文体全面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钱学森之问’交上属于一份满意答卷。”
张宇作为学生家长提出了三个期望,即担当、坚守和感恩。“十八岁意味着要肩负起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为实现两个奋斗十五年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奉献属于自己的力量。希望大家不忘初心,永远坚守自己的善良、自信和理想。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创造属于自己的蓝天。”
学生家长张华内心激动,“牙牙学语的样子犹在昨日,如今一下子就成熟了。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学会和父母分享苦与乐,让我们陪你一起成长。”
十八岁是人生中一个全新的里程碑,回顾了过去两年的点点滴滴,学生代表李靖瑶就未来发展,与同学们共勉。“十八岁,我们应该对未来有一定清晰的规划,并不断为之努力。在逐梦途中不要忘记周围的风景,交两三个挚友、谈一段甜蜜的恋爱,去拥抱专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但永远不要为了想要做的事而荒废需要做的事。”
“是那些绝无仅有的经历让我们无比优秀和团结,是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老师、家长让我们能拥有义无反顾的勇气。”学生代表费立涵表示,“这次成人礼是一种荣耀,我们正式向老师宣告我们‘成年了’,向父母宣告我们‘长大了’,向社会宣告‘我们要来主宰世界了’。十八岁,我们要披上自己的铠甲,闯一条荆棘之路,留一世千古传奇。”
即将于五月份成年的金宣谕深受启发,却也倍感压力。“之前一直很渴望有一天能长大成人,但当这一天真的要来临的时候,我才感到这个身份所带来的压力。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少年班的一员,我必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奋斗,不负众望。”
十八岁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全体少年班同学在何博宇的带领下,向家长、老师、学校许下庄重的誓言。“十八立志、勇担大任,为祖国奋斗,为世界之光”。铮铮诺言,掷地有声。
杨森对同学们提出了两点期许:“作为成年人,大家更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摆脱稚气、不再任性。用实际行动来回馈‘少年班’这一称号。作为老师,期待大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成为祖国栋梁,最终引领全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少年班的孩子是非常优秀,努力、刻苦、有自控力。跟他们在一起的一年,我们双方互相学习、不断成长,”少年班班主任刘秀芳、张启路回想过去一年的陪伴经历,感慨万千。“希望大家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传承学校文化精神,未来的三十年,成为祖国建设的领军人,对得起‘少年班学子’这个身份。”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十八岁成人礼是终点又是起点,承载了无数的美好和期许。少年班学子肩负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钱学森精神及四个主义的重任,蓄势待发,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去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