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向西,向远方》专题报道,聚焦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人文学院研究生认真观看节目,积极讨论西迁精神。
在王美祥同学看来,3000里的西迁路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交大人不忘初心的奉献精神,西迁前辈们的光辉事迹永远激励当代交大人精勤求学,永为世界之光。“胸怀大局,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情怀和使命,“爱国、奉献、无怨、无悔”的西迁精神重要内涵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学习、去发扬光大。
在即将毕业的张若丝同学看来,交大的西迁精神不仅渗透进每一个交大人的生活中,也同时影响着大家身边的人。交大人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中,都将始终坚持担当、传承和创新,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接。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为每一位交大人描画出了美好的蓝图。自己虽即将毕业,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将珍惜并传承西迁精神,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李韵秋同学将西迁精神与学习十九大报告相结合,认为西迁精神就是指引交大人进步的明灯,是这所百年学府的文化底蕴,西迁精神就像一颗种子,扎根西部后枝繁叶茂。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交大正以蓬勃向上的劲头践行双一流建设。
“精神立则人格立,精神强则国家强”。西迁老前辈们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年代中创造的丰功伟绩,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李慧婷同学认为,新时代的青年们更应珍惜老前辈们用青春和生命拼搏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怕吃苦,乐于吃苦,踏实刻苦,将自己的抱负同祖国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和引领者,将个人的奋斗和实践,融入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交大人应当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在西迁精神的鼓舞下,沿着西迁老前辈们爱国和奋斗的足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继续建设和开创伟大事业和幸福生活。
滑璀菁同学曾参与过西迁话剧的排练和演出,在那段为排练和上课东奔西走的3个月里,她深刻学习和理解了交通大学苦难前行的光辉岁月,了解到“西迁精神”扎根西部的厚重内涵,西迁的峥嵘往昔屹立起交大永远的精神丰碑!而那段时光也成为她永生难忘的刻骨回忆。
李鹏飞同学认为,西迁精神是西安交大一代代莘莘学子和不辞辛劳的教职工,用青春和汗水沉淀的精神财富,西迁之路是交大人理想和信仰的升华之路。西迁精神扎根在交大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中,体现在每一个交大师生身上,转化为交大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品质,这样的西迁精神融入校园中每一个平凡的、踏实的工作和奉献细节里,或许是不经意路过的一间实验室,或许是擦肩而过一位平静祥和的老者,或者又是办公室一盏亮到深夜的明灯。这种交大人坚守的理想主义共同体,是交大的灵魂所在。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理想主义的坚守,交大文化才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杨金钊同学认为,西迁是交大人的精神长征,“西迁精神”是交大独有的大学文化。风雨六十年恰似弹指一挥,交大校园里的梧桐树也已经由当初的小树苗长成了如今的合抱之木,而亲手种植下它们的第一代西迁的交大人也已步入耄耋之年。但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即使岁月斑驳了青春的容颜,“西迁精神”是人类优秀的、有活力的民族应该永远秉持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