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陕西省委网信办和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在省委第六会议室召开陕西省网络舆情研究基地成立后的第一次研讨会。陕西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张琳、网信办社会舆论处处长高志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等参加会议。

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张琳首先对陕西省网络舆情研究基地在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成立与挂牌表示祝贺。张琳副主任表示,省委宣传部和网信办决定在交大新闻学院成立陕西省网络舆情基地正当其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信工作座谈会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时期、新媒体语境下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研究场所,是落实省委宣传部和西安交大共建新闻学院的实质性举措。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相关研究团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表示,十分感谢省委领导及网信办对学院的信任和大力支持,陕西省网络舆情研究基地落户交大新闻学院是对学院师生前期研究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新闻学院师生更大的鞭策和期望;全院师生欢欣鼓舞,将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研究中去,努力发挥西安交大新闻学院在舆情治理与引导的研究优势,依托陕西省舆情研究基地为我省从事网信工作的一线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建立陕西舆情发布平台、积极创设网络舆情在线监测与演示中心,为陕西省委网信办提供智库支持,为改善和引导陕西省网络舆情环境提供具有实操性的最佳方案。
研讨会上,张琳副主任就双方共同创办的内部刊物《舆情研究》的改版提出了建议。他指出,《舆情研究》一方面要体现出其学理性和研究价值,又要体现其实用性,使之成为从事网信工作人员的作业指导书和工作指南,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喜闻乐见。在栏目设置方面,舆情概况要体现出时效性,又要体现出灵活性;针对舆情突发的地市,要予以重点突出曝光,要进行排名,使地市紧张起来,调动地市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在舆情观察栏目,题目要新颖、简洁有力度,要能警醒相关人员、要有“啄木鸟”的精神和力度,对重大突发舆情重点剖析,针对其走势和发展脉络,给相关人员以实际的参考和感悟;在专家建言献策栏目,不能只有学界专家学理性的解释和建议,应该丰富专家群体,既要有学界专家,又要有媒体从业者、政府工作人员、普通老百姓,充分发挥各界的智慧,为我们的工作建言献策。另外,根据基层网信工作者的建议,他提议增设地市舆情动态、案例分析两个全新的栏目,向基层网信工作人员约稿,分享他们在舆情处置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案例分析可以借鉴参考人民网舆情研究室的相关做法,要能提供可参考、可操作的实质化方案。
李明德院长表示,张琳副主任的建议很详细、很有启发,提出的观点接地气、可操作,对于《舆情研究》的改版及下一步的工作有极高的指导意义。《舆情研究》经过一年的创办,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想法,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舆情研究》办成省委领导、各地市领导手头可看、网信工作人员可信赖可参考的标杆性刊物。针对《舆情研究》的改版,学院研究团队已有初步方案,将汇总各方意见尽快拿出完整的改版方案,待双方审核完成后,即可付诸实施。交大新闻学院院长助理、《舆情研究》责任编辑张宏邦老师就具体的改版方案及审稿流程的优化问题做了充分沟通,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研讨会期间,张琳副主任和李明德院长还就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改善等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