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院部动态>正文
院部动态

2013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本科生环球公民暑期课程圆满结束

日期:2013-09-04 11:57 浏览量:

2013年暑期,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香港科大学生事务处、环境学部及西安交大国际交流处等相关部门,在榆林市总工会和榆林市府谷、神木、靖边等县工会及各企业工会的大力协助下,举办了“2013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本科生环球公民暑期课程”。

本次暑期课程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联动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及榆林学院四所院校,共筛选出55位优秀本科生(含两位韩国籍留学生),赴香港、西安和榆林进行三个阶段为期五周的课程。为学生们提供在不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下的学习和能源化工企业生产一线实习的机会。

为了使学生们能够通过课程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际问题、科研实践和社会需求,本次暑期课程采用全英文的授课方式,通过课堂学习、小组讨论、名师讲座、生产现场参观及文化考察等多种形式,从考察经济发达的香港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继而在西安了解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现状,最后以在陕北及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化工企业实习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考察结束。


环球公民暑期课程合影

在授课内容方面,暑期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师资。全程的代课教授由来自台北大学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的李坚明副教授担任,香港科大环境系兼职副教授刘培生教授全程带队。他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国际化的授课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赞扬。“李教授安排的课程内容丰富,授课态度认真、敬业、务实。”方美斯(大一,理学院,香港科大)评价李坚明教授时说。陈谷雨(大三,机械学院,西安交大)评价李教授时说:“他通过引用大量数据,用数据汇总出信息,用信息引出知识点|。他的课程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碳排放交易、以及与环境相关的各项指标详解等,并分享了许多他本人在台湾的实践经历,让我们对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油理论和实践双层面的认识。”龚皓莹(大二,外国语学院,深圳大学)说:“每节课的开始,李教授都会用视频展示最前沿的学术方向和科研结果,引出当天的授课内容。”。

结课报告

团队合作

企业参观是暑期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香港参观的可口可乐公司、大埔燃气公司、斯坦利污水处理厂,以及在西安参观的陕西鼓风机集团以及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让学生们充分消化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教授上午课堂中提到的知识点,我们在下午的参观中就能遇到。”秦恩超(大三,能源工程学院,榆林学院)说。参观的榆林地区煤、气、油、盐特色能源化工企业包括: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府谷镁业集团、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和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给使学生们对环境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相关有了直观感受:“陕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当地企业逐渐大型化,正规化,并从只重效益向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西安交大电气学院的魏玮说。

参观能源、电力、食品生产、废物处理等不同类型的十余家企业,扩展了学生们的专业视野,观察到多个生产流程,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生态环境的考察则启发了学生们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认识,使他们能够以地球公民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好地承担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责任。


香港可口可乐公司参观

陕西鼓风机集团参观

西安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

榆林延长石油采油油井

榆林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
除了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之外,本次暑期课程也很重视文化的考察。学生们对香港、西安与榆林文化上的迥异感受颇深。大陆学生对香港的印象已不仅仅是高度繁荣与国际化的城市。香港干净的空气,清澈的蓝天与海水,洁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和秩序井然的社会都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积极的思考。
在香港科大的生活让学生们深入的了解了这所亚洲排名第一的国际一流大学。香港科大完备的公共设施和科学人性化的设计让同学们赞叹不已。同时,香港科大高效与创新的教育理念也让同学们受益不少:比起大陆高校,科大的小班教学、小组讨论、注重课堂参与,考试只占10%的教育模式更加先进,也更适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西安的文化考察则更像是寻根之旅。兵马俑、华清池、黄帝陵等历史遗址,不仅让香港的学生感受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西安和我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她更加发达,交通也很全面,建筑物保存着古代的风格,很有特色。”方美斯如是说,“城市绿化非常好,市民有很多休闲的场所。”龚皓莹评价:“西安的古色古香能给人心灵的沉淀,非常喜爱这里的小吃,并且当地人的热情豪爽是香港少有的。”
西安交大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学术氛围也令学生们印象深刻。“校园面积很大,全部被树荫遮盖,非常宁静,适合潜心学习。” 方美斯说。学校有自己的博物馆及展览馆,对于校园文化的保存和发扬非常重要。

课堂合影

榆林地区考察合影
本次暑期课程的最后,榆林和鄂尔多斯一带的自然环境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他们考察了当地在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探访了在毛乌素沙海边缘植树、使沙漠变绿洲的“治沙女杰”牛玉琴。陈谷雨同学感触的说:“资源开采后,人们逐渐对环境保护重视起来,每个人都很努力的建设家园,保护脆弱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
本次暑期课程辗转3个城市,历时35天,共有近70位教授、教工及学生参加,涉及西安交大和香港科大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在三个城市共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期间,共进行专题课程讲座15场、名师讲座2场、还在课程中间穿插举办了演讲比赛、小组讨论及小组报告展示等活动。暑期课程集名师授课指导、工厂生产实地参观、生态环境考察及地方文化体验于一体,通过紧凑而充实的各项活动提升了同学们的全球公民责任感、增进了两岸师生的交流、培养了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的意识、普及了科技领域的前沿动态,同学们也学习到了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师生对两校的了解,增强了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能力,并且体验了香港、西安、榆林和蒙古草原的不同地域文化。特别是在能源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参观,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文字:可持续发展学院 元茜
图片:生命学院 欧阳城 电气学院 魏 玮 可持续发展学院 元茜 李晶晶
编辑:董 喆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