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国家安全法(草案)》二审稿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的要求,促使“网络与信息安全”立法及其法治路线图的部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立法进程迟滞,如何在全球网络与信息安全政策变革态势中协调好个人隐私与网络监控、开放包容与安全审查、技术领先与法规滞后、网络认证与现实身份、综合执法与责任追究之间的“五大矛盾”已经成为破解立法困境的关键突破口。2015年4月17日,由陕西省法学会信息安全法学研究会、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联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举办,以“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困境与突破”为主题的第十届信息安全法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成功召开。
中国计算机协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严明主任,国家一级高级检察官、甘肃省检委会专职委员陈新生,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助理金波,公安部十二局果园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李海英主任,国家信息中心信息与网络安全部叶红副主任,兰州法学院刘斌斌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寿步主任,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惠志斌主任,以及数十位高校、企业和社会结构代表以及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师生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上,中国计算机协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严明主任首先进行了“从最上层的上位法确定信息安全的地位”的主题致辞。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助理金波代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针对“如何运用法律防范新技术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致辞。
随后会议进入研讨阶段,与会代表围绕“树立国家网络立法的七种意识”“云计算时代的数据主权问题研究”“网络空间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工业4.0背景下的未来生活愿景及信息安全威胁”“网络空间的法律属性困境与信息安全立法”“网络空间的法律属性困境与信息安全立法”“大数据发展及立法挑战”“中国网络安全立法的困境与突破——关于电子证据的讨论”“大数据时代美欧数据安全政策探析”“企业隐私保护的法规遵从问题”“实名制对国家信息安全影响的评估”“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的立法与实践”等主题进行发言和交流研讨。


最后,陕西省法学会信息安全法学研究会会长、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委会委员马民虎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互联网+”政策凸显了本届政府的开明,但国家政策出台略显仓促,信息安全法律进步仍需各位专家努力。此外,北约卓越智库发布的报告《国家网络安全手册》阐述了网络空间的十大规则,值得我们关注。结合国家的政策历史发展来看,网络安全立法仍然存在诸多难点,在国家各部门法快速出台的今天,我们更要关注信息安全立法的发展,关注原则性基础性的规定,目前最重要的是循序渐进地做好网络安全立法的基础研究,梳理清楚立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