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院部动态>正文
院部动态

研究生院:夯实人才培养基本功,精心护航开学第一课

日期:2025-02-19 16:24 浏览量:

新学期开学教学检查是学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2月17日,研究生院组织“督导日”专项活动,共计35位校级督导专家在各校区同步深入教学一线开展督导,各学院组织督导专家开展院级督导检查,督导们对“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环境、教学秩序、教学内容、学生出勤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在课间与授课老师进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交流,对教学质量进行即时评估与指导。

通过实地课堂走访和课后师生交流,督导专家一致认为:授课教师对“开学第一课”高度重视,教学准备充分、材料齐全,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聚焦研究问题、激发研究兴趣,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积极融洽。学生普遍准时到课,出勤率较高,听课状态饱满,注意力集中,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督导专家组组长陈天宁表示,开学第一天教学秩序良好,青年教师授课熟练,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部分课程使用自编教材,体现了教材建设的积极进展。他建议年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课堂纪律管理,营造更加专注和高效的学习氛围,此外要及时更新课件,融入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我国及本校在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重要贡献,以激发学生科研热情。

督导专家李福利反馈年轻教师上课准备充分,讲课有朝气和激情,态度端正。教学方法方面需要注意课程的讲授与学术讲座不同,尤其是基础类课程,要注意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去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明确目标和知识点要求。

督导专家王昕红反馈任课教师功底深厚,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开学第一节课要向学生明确了课程定位、课程特点及课程对学科专业支撑,帮助学生建立对课程体系的认识。

督导专家杨东朗表示,老师们重视课堂,态度认真,准备充分,讲课富有激情,课件逻辑性、思想性和先进性好,课堂教学有独特设计和创新,如“课堂派”等工具使用,强化了师生间沟通和作业交流,课程分组讨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生同心共进,共筑优质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溯川老师面向研究生开设《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专题》课程,八个专题覆盖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和生态安全等。为做好课程讲授,她假期做好备课,思考学生可能想了解的知识,琢磨如何将知识和技能有效传递,引导学生形成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培养战略思维。

外语学院外教Daniel Pennings老师是英语小班实践课的授课教师。开课当天,他提前15分钟到达教室准备授课事宜,着力在课堂上营造有趣、轻松且亲切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让学生爱上课堂,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为《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的授课老师,材料学院陈凯老师看到同学们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百年学府学术传统的传承人。愿与同学们共同守护这份学风,让学术的尊严与创新的精神在此薪火相传。

《科技法专题研究》是“西安交大-阿里云”人工智能课程,法学院马治国老师以"架设科技与法律的桥梁"为教学愿景,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合规、平台责任等前沿议题,着力培养学生"技术洞察+法律规制"的双重视角,塑造数字时代的法治思维范式。

能动学院王晓坡老师反馈在《研究生论文指导》课堂上,他深感责任重大。看到学生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他倍感欣慰。论文写作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任务,他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引导学生们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材料学院张壮壮同学反馈,《现代材料分析技术》授课老师从身边实例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光强、衬度、分辨率对成像的影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收获颇丰,会珍惜时光,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汗水浇灌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樊雨菡同学反馈,新学期、新开端,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要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深入学、持久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研究生院院领导也开展了随机听课,并在课后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就教学内容、方法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支撑要素之一,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本功”。为确保开学首日课程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寒假期间,研究生院与各学院紧密协同,高效完成了研究生排选课工作。开学前夕,学校提前部署,研究生院、后勤保障部、网信中心等多部门通力协作,从硬件设施保障到教学秩序维护,从教学质量督导到师生意见收集,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教学检查,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文字:研究生院
编辑:溪知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