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团队教师郭申阳、彭瑾、孙晓冬、李娜、潘子馨赴泾阳县教育局参加“让我们做朋友—陕西”儿童阳光课程建设座谈会。
为促进中国西部农村儿童社会能力发展与心理健康,人文学院社会工作团队主持的“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已开展了近六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让我们做朋友—陕西”是一项促进中国农村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行为干预项目,即在发展心理学和干预研究理论指导下,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及社会信息加工能力进行的行为干预。西安交通大学团队已于2018至2023年间先后开展两次大规模干预研究,对项目在中国西部农村的有效性进行了充分论证。
本次座谈会由泾阳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卢玮主持,围绕“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过去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工作计划两部分展开。
座谈会上,西安交通大学讲座教授郭申阳、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彭瑾副教授回顾了过去五年当中“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在泾阳的实践经验和卓然成果,并对进一步的工作提出设想。自2018年起,西安交大团队通过干预研究对“让我们做朋友—陕西”的效果进行了测试,提供了高质量的实证研究证据。截至2023年团队已在国内外顶级社会科学期刊发表8篇相关论文,研究成果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为进一步响应教育部等十七部门提出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应继续加强西安交大与泾阳县教育局的合作,争取为全国县域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做出示范。在此基础之上,“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应进一步推广,下一阶段开展实施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泾阳县几所小学的校长和代表教师也分别发言,总结“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的收获,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建议与期望。泾阳县城区第六小学的张校长提出,“让我们做朋友”项目分别对学生、教师和学校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学生而言,“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使得孩子们学会更好地处理自我情绪,培养了积极、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对于教师而言,“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提供了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校而言,“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提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泾阳县教育局县教研室副主任樊田歌也针对“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提出了建议,在干预过程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问题采取不同的干预侧重点,充分发挥该项目的优势。同时,教师应在干预结束后继续观察学生的发展轨迹,以追踪的方式检视项目的效果。
最后,卢玮局长对会议进行总结,提出“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应继续作为泾阳县的教育品牌发展下去,持续关注农村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提升与心理健康发展。希望西安交大团队能够继续支持教师培训,将课程培训覆盖到全县教师。未来双方共同合作,在提升课程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将“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进一步普及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