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活动的号召,体育中心先后派出两批次共11人次的志愿服务队伍,分别于今年5月、9月前往榆林绥德和延安黄龙进行支教,目前均圆满完成支教任务并返回学校。支教期间,各位同学表现优异,充分展现交大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良好工作面貌,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和陕西省体育局的高度认可和赞许。
![](/__local/0/7E/16/B786A6F64F6C582C4829431E513_DB0EC11C_87C54.png?e=.png)
12月20日下午,体育中心举行支教志愿服务队返校欢迎仪式及座谈分享会。体育中心党委书记冯大鹏,主任刘长江,副主任孙蔚,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汪一鸣,资深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王冰玉出席会议,体育中心全体在校研究生及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相关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由体育中心党委副书记单紫徽主持。
![](/__local/C/3A/B3/52B8E1335CD93DB13FD2C2EE0F5_E77A8143_82C71.png?e=.png)
刘长江对支教归来的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并予以关心慰问。他提出,我们学习体育不仅要关注个人层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服务国家,为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研究生教育是整个学科培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体育中心在边探索边学习的模式下,保持先稳后进、稳中求进的态度不断向前发展。此次积极参与支教志愿服务工作的同学,真正从行动上做到了用所学知识去推动乡村体育发展,为同学们树立了先进典范,也推动了中心建设的发展。
![](/__local/6/3F/22/FDAAC843E3EEF9C8A82621AB400_3483E204_A550C.png?e=.png)
体育中心领导为此次支教学生颁发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__local/0/45/43/E871F9115A9655223D2B1CFDEB1_A07D79FA_17A85.png?e=.png)
![](/__local/A/DB/E3/F225CD27B7BB3F5829E2F55E6B9_E33EAE0B_F1B57.png?e=.png)
![](/__local/B/CC/DC/FC9D1E643D0869AC60AB4931FB3_9CA17496_A0BE5.png?e=.png)
第一批前往绥德县的支教队员代表许栋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他提到,通过切身实践,了解到陕北地区中小学缺少的并不是体育器材和孩子们对体育的热情,最缺少的是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非常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和体育中心给予他本次宝贵的机会,使自己投入到基层体育建设中去,为体育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同时此次支教不仅充分展现出了大家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是对西迁精神的传承和担当。
![](/__local/2/51/8F/FBD55674BF7098B54BE3573C4A1_82CB75CB_72BAE.png?e=.png)
![](/__local/1/1D/21/CA3355E4931ADF431EA9DA058CA_471E7B63_EE1C8.png?e=.png)
同时,第二批前往黄龙县的支教队员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前往黄龙县第二小学进行支教服务的王琛分享到,虽然三个月的支教已经结束了,但在其中学到的知识和收获的经历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在志愿服务期间,他积极参与足球早训、编排足球操、担任裁判、广播操教学等工作,使个人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他还表示在课堂上要加入思政教育,以支教为契机,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他表示,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本次宝贵的支教机会,也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继续为实现体育强国这一目标贡献力量。
![](/__local/1/5B/19/0799CADC072B3C376472CC895F6_38CB574B_8E44E.png?e=.png)
![](/__local/B/F2/4A/CCE3702A8478ACF5D7F30920552_8669DFDA_E707F.png?e=.png)
与王琛一起的杜浩昇讲到,二小虽然是一所具有足球特色的学校,但自己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队员会面临升学压力和体育训练的矛盾,这些问题促使他不断思考,并且希望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提升他们的足球技能。另外,在支教活动中,使他最有感触的便是“大手拉小手”这一充满温情的活动,通过对两个重点对象的帮扶,积极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两个孩子的性格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并表示希望在支教结束后继续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能继续带着这份热情投入到未来的生活中去。
![](/__local/B/9D/20/63CA932CF1BD34FE9426E6AA7D8_7F4F9F72_18944.png?e=.png)
![](/__local/A/E6/33/DF98FAFB0B508C6EC7D820DB3A6_065A3DCE_70D26.png?e=.png)
杨传凯支教志愿服务的的学校是白马滩镇初级中学,是支教地点中唯一一个处于乡镇的服务对象,相对而言学校面临着体育设施不完善、体育教师极度缺乏等问题。在教学中他以实际情况出发,聚焦体育中考项目,设置跑跳投以及体能方面的训练。他表示,在教授孩子们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拓宽视野、讲述外面的世界。作为交大学子,杨传凯不畏艰苦,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祖国乡村深处的体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他也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的荣誉称号。
![](/__local/0/F7/38/CD3947219F58DF91EF0492807BC_1EA98785_7663A.png?e=.png)
![](/__local/2/D3/0A/5F4DC227B9FADA8FC7DBA94F1BE_AD288629_1F2C4.png?e=.png)
张泽一支教服务的学校是黄龙县中学(高中部)。她分享到,本次支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次机会和学习。由于需要教授项目与自己本身专项的差别过大,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挑战,从学习到掌握再到教授,这个过程也让自己对教师这个身份有了深刻的感触。另外还提到,刚到学校不久恰逢学校运动会,便临危受命,用短短四天时间实现从编排、选音乐、教学到展演,最终顺利完成工作,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这都展现出交大学子不惧困难、迎难而上的积极态度。
![](/__local/6/81/B1/35C427E9B20AC8F3094C7705A6A_3F80FDE4_91AE1.png?e=.png)
王梦瑶和李昕余支教服务的地点是陕西省黄龙县中心小学。王梦瑶以“体教融合走基层,志愿服务传精神”为支教目的展开分享,她提到不仅要从个人情怀和精神上来支持教育,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行动上去支援教育。在工作中,除了学校日常工作外,她积极担任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带领支教服务志愿队的党员学习党史内容以及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支教视频开展宣传工作等。最后她总结,本次支教对自己的成长、学生的认识以及教学的理解都有了深刻的感悟,希望将支教这把温暖的火炬继续传承下去,点燃更多学生的希望。
![](/__local/3/9D/9D/5A905998B8A16E7F46DF8E87F47_FEFCD305_9ACE6.png?e=.png)
![](/__local/3/2F/9C/16C98B59BC106FA693CE6925AFA_FF255D8D_A793C.png?e=.png)
李昕余在支教中主要负责操场大课间及社团等一些工作。在投入到支教工作后,由于身份截然不同,也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作为支教老师代表为黄龙县中心小学的学生以及当地的老师开展运动创伤救护与预防的科普讲座,融入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并积极与当地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最后他表示通过支教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教学现状和文化特色,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__local/8/4B/B6/EE9191C86EACC4E5521EF2D474C_D92EC913_9163E.png?e=.png)
![](/__local/D/69/B8/E6AF08C981E1F461D1FC4E0E26B_BADE9B74_91A2F.png?e=.png)
最后,冯大鹏表示,交大学子积极投身参与到体育支教工作中去,体现了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值得同学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这对我们体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紧跟国家发展需求,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认真总结探讨,为步入社会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__local/B/CB/BE/209CDF06E081B3481DFBA58C966_2992E24C_B1D17.png?e=.png)
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难忘的事。用有限的力量,传递无限的温暖。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起初抱着传道受业解惑的心去支教,最后却发现我们才是收获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