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团员青年更好地理解并弘扬西迁精神,激励团员青年在学习、科研以及未来的工作中树立远大抱负、坚定理想信念,电气工程学院硕3078、电信学部硕3253团支部开展“携西迁精神,走新长征路”的主题团课活动,于10月16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陶文铨。
青年立志艰苦奋斗
“交大迁校也罢,不迁校也罢,我就是一定要考交大!对学校很喜欢,这个心还是很明确。”当年十八岁正青春年少的陶文铨内心坚定,一门心思要上交大。就这样,他成为了交通大学西迁后首批到西安报到的学生,从此扎根西北。正是受西迁教师的影响,陶文铨明白了教育工作的意义,也让他决心从事教育行业。“老师们的爱国情怀深深影响着我。我来的时候,教师们都兢兢业业地搞教学,都不说有什么困难,就是说怎么搞教学怎么做实验,很少听见什么埋怨。包括我们当时的老教授老先生都很乐观,一门心思搞好教学。做学生的就知道学生要去上课,要很努力。”陶文铨说。
“笨鸟先飞,这句老话,是小时候母亲常常教育我的话。”陶文铨回忆说,“如果说我现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那都是勤奋的结果。”一年365天,除了除夕给自己放个假,陶文铨几乎全年无休。直到现在,他还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每天早起时,陶文铨也会深感“困难”,“可是一进办公室,马上就忘掉了”。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西迁教授先后退休,陶文铨带领同仁,一面努力吸引年轻博士留下任教,一面开展强化传热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多年过去,他们已经组建起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
三尺讲台一生情怀
陶文铨自留校任教至今,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55年的执教生涯里,陶文铨一直爱和年轻人在一起。在他看来,一代代的学生始终在不断地前进,思想也在不断地革新。他常说,跟年轻人在一起,能够接触到更前卫新颖的思想。对待年轻学生,他也十分的宽容,会周到缜密地去考虑学生的内心,去鼓励学生勇于尝试。陶文铨说:“讲课是锻炼脑子的最好机会。我认为坚持教学是防止老人头脑退化的最好办法,像我现在脑子反应还很快。”“不能耽误学生一堂课”,这是陶文铨的工作宗旨。“上课的时候精力都在怎么讲好课程上,等一上完课就满身都是汗,下课的时候我才知道。”从196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开始,陶文铨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用55载岁月的精勤付出,书写了一个大写的“师”字。
保留传统与时俱进
近几十年来,数值传热学得到了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工业的发展也为数值传热学提供了物质条件,数值模拟在流动与传热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陶文铨在教学工作中始终秉持“保留传统、与时俱进”的原则,2019年秋季,“数值传热学”课程首次在创新港开设,课程的传统“质疑”环节以及专题辅导也在创新港得到传承和发展。陶文铨在每堂课结束时公布“邀请答疑名单”,主动邀请至少10名研究生到他的宿舍进行答疑,采取“面对面”答疑的方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每到这时,宿舍的客厅里就围满了带着各种问题的同学们,他们向陶文铨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困难。
陶文铨向同学们推荐了《西迁人》和《交通大学西迁:使命、抉择与挑战》两本书籍。“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陶文铨寄语广大青年,“希望同学们能传承好西迁精神,学好基础学科,对自己喜爱的事业要锲而不舍,继往开来,勇承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