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聚焦当前乡村空间转型发展、乡村规划地域特色不鲜明等现实问题,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与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于2023年9月1日至9月5日共同举办“首届世纪跟踪视野下的乡村规划与乡土建筑学术研讨会”。此次活动涉及西安、咸阳和延安三地,全程线下举行。
本次活动聚焦黄土高原窑洞聚落,邀请了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多名学者共同探讨我国新时代地域特色乡土建成遗产的存续与利用发展关系,推进健康乡村人居空间与乡土建筑的平衡适应发展,研究新时期窑洞聚落的乡村规划理念与乡土建筑保护设计实践创新模式。活动以“乡村:过去·现在·未来”为主题,设置了黄土高原窑洞聚落考察教学工作营和学术研讨会两项内容。
黄土高原窑洞聚落联合考察与教学工作营8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举办开营仪式,仪式由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助理教授齐应涛主持。
9月1日至2日,工作营师生一同前往三原县柏社村地坑院参观考察,柏社村以下沉式窑洞为主,局部结合地形形成了靠崖式窑洞,另有明清古建筑、古庙宇衢衙古道建筑等多样的建筑类型,保留不同年代的不同民居形制。
9月3日上午,工作营全体成员前往延安市延安大学窑洞群宾馆、延安大学校史馆、杨家岭窑洞群宾馆及枣园村参观学习新式靠山窑居。3日下午,工作营成员一同前往陕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堪称“陕北第一古村”的延安市甄家湾村参观学习。
9月4日,工作营前往延安南泥湾华润希望小镇进行参观,南泥湾华润希望小镇项目为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建筑系周典教授团队主持设计,当地原有的窑洞建筑元素在小镇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有效的应用、保护。
通过为期四天的考察和学习,工作营的全体师生主要调研了窑洞聚落和窑洞院落空间更新情况、窑洞建筑保护与村落空间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针对黄土高原传统村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理念和路径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
本次工作营教学活动,适逢前来西安交大参加科技部国家级外专项目为研究生授课的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大野隆造先生等日本老师一行,他们按照教学计划带领工作营的同学们多年后再次回访黄土高原窑洞聚落,对同学们进行悉心指导,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9月5日上午,世纪跟踪视野下的乡村规划与乡土建筑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开幕。人居学院党委书记杨鹏老师致欢迎词,祝研讨会圆满成功。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王雷教授致辞,他深感窑洞伴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正在快速淡出人们的视野,保护任务日趋紧迫,窑洞建筑的宝贵技术经验和黄土高原传统聚落文化需要被深入研究并传承。中国建筑学会监事顾勇新老师谈到通过四天工作营活动,体会到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文,对青年学生的朝气蓬勃、学习热情表示赞许,对工作营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和所提交的丰富的研究成果做出了高度评价。
在主旨发言环节,来自东京工业大学的大野隆造教授和千叶大学的木下勇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日本乡村规划与社区营造的经验。浙江大学王竹教授、苏州大学王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晓峰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博教授与同济大学李京生教授分别针对中国乡土建筑营建和传统村落规划分享了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9月5日下午的两个平行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周典教授和张定青教授主持,18位来自我国和日本的学者介绍了多年积累的乡土建筑营造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对当下我国和日本的乡村规划与建设模式转型路径、核心任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享。
研讨会后,参加联合考察与教学工作营的同学进行分组汇报。同学们从生物多样性的视角对标建筑类型多样性的价值,通过分析以往和现今的生活方式年际演进特点,提出了窑洞聚落住居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案,并从不同人群流线入手讨论了村落核心区应如何划定,人居环境品质应如何提升等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协调乡村居民、规划师、建筑师和当地管理者等各方资源,对传统村落进行高质量保护的工作迫在眉睫。各位评委专家对四组同学的汇报进行了提问和点评,他们表示参加工作营的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窑洞居住空间进行了分析与设计,体现出了当代年轻人的多元视角;在延安周边地区很多公共建筑也采用了窑洞的拱券造型作为外立面的构成要素,这种传统要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的结合令人印象深刻,同学们要记住初见窑洞时感受到的震撼,未来继续积极思考乡村传统建筑要素的传承手法;在日本有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废弃的古民居进行翻新改造,引入新的功能,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街区的活力,期待我国的年轻人也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实践,赋予窑洞新的时代使命。
会议最后,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副院长王宇鹏教授与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雷教授为同学们颁发了工作营证书。本次黄土高原窑洞聚落考察教学工作营和学术研讨会获得了《新建筑》《规划师》杂志等学术期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