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30日,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在英国Somerville小学举办“孔院日”活动。当天上午,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及5位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一同前往英国Somerville小学,针对英国当地两个年级150名学生,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精心设计了“汉语基础会话”“书法”“折纸”“中国音乐”和“中国舞蹈”5个工作坊,用短短6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品味中华文化的多彩精妙。
汉语基础会话工作坊以轻松有趣的授课形式,向学生介绍了基本中文问候语,例如“你好”“你好吗”“我很好”“再见”等,课程结束后,学生们都学会了用中文打招呼,满校园都环绕着此起彼伏的“你好”声。
书法工作坊中,英国小学生们初次体验了用毛笔写字。细软的毛笔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汉字,学生们直呼“amazing”。汉字具有形象,直观达义的特点,与英文不同,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也拓展了英国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__local/F/81/0B/0C161A2892172E85661CD153809_A5EFCBF9_2D16.jpg)
![](/__local/7/0F/0D/9E38980852CD4388C79C8BDFE5A_D875C6CF_2C46.jpg)
在折纸工作坊中,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向学生讲解了中国的十二生肖,并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绣球。英国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导用具有中国色彩的纸张裁剪并折出了精致的绣球,更有同学发散思维融入了自己的创意。课后学生们都对自己的手工作品爱不释手,挂在包上随身携带并互相展示。
中国音乐工作坊由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文化志愿者授课。她展示并讲述了古筝、二胡和笛子三种中国传统乐器,并用古筝演奏了高山流水等中华传统曲目。中西方音乐自古就具有不同风格,中式音乐含蓄内敛,而音乐领域的碰撞亦是文化的交流。
![](/__local/6/6D/BE/9E07987C635662A1A7F8195A714_A9CFF3C0_2911.jpg)
![](/__local/E/38/A2/86C8A08E4E16E409C8E149EB6F3_A390D421_285D.jpg)
中国舞蹈工作坊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展示了“扇子舞”——这一中国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形式,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对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极大兴趣,也对精巧的折扇爱不释手。柔美的中式舞蹈锻炼了学生们的肢体协调能力,也展现出中式舞蹈“载歌载舞,自由活泼;巧用道具,技艺结合;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艺术特点。
![](/__local/8/3C/83/151A1D9147A52E976FDCBC4660F_DD20F46D_8577.jpg)
本次“孔院日”活动,在学生的恋恋不舍中落下帷幕,英国学生用刚刚学会的中文向全体工作人员道声“再见”。当地学生用一天的时间享受了一场中华文化盛筵,并表现出对中国的向往和学习中文的意愿,也期待未来能举办更多类似的多彩中国文化活动。活动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对于Somerville小学的孩子们意义非凡,这是在他们心中点燃中华文化火种的开始。对于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的全体教师来说,也是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实现,更坚定其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道路上砥砺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