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院部动态>正文
院部动态

利用古DNA技术解析中华文明的起源、迁徙与融合历程

国家民委基地举办跨学科系列讲座第二讲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7-18 16:50 浏览量:

什么是古DNA技术?通过古DNA技术的研究,我们能够获取哪些信息?如何将古DNA技术的研究与时代需求相结合?

6月15日下午,在西安交通大学主楼E座703报告,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虎勤教授为校内外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古DNA技术解析中华文明的起源、迁徙与融合历程》的学科前沿专题讲座。该讲座是西安交通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举办的“跨学科视野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的第二场,系列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旨在加强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大众的沟通,在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进程中贡献交大力量。

参加本次讲座的有《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记者站站长陆航,人文学院院长李黎明、党委书记许佳辉、副院长张顺、张勇,党委副书记王劲等,以及基地成员、师生代表,学校不同学院的学生和校外人员参加线上讲座。讲座由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伟主持。

人文学院艺术系许楗教授代表学校大遗址国际研究院向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基地捐赠了一套精美图书《史念海全集》,基地主任李黎明教授代表基地接受捐赠,并诚挚致谢。

张虎勤教授依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如何利用古DNA技术对东亚人类的起源和发生发展进行研究,并且基于这些研究,阐述了汉藏同源、蒙古高原的遗传连续性,分析了壮族、侗族与台湾土著同源同根的科学证据,从科学的角度论证华夏诸多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溯源固根,正本归真,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提供科学的证据。

张虎勤借助深奥的古DNA技术、详实的科学数据、精确审慎的分析,得出了严谨的科学结论,并以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深厚的民族情怀,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线上线下观众提出了各种相关问题与张教授进一步沟通交流,张虎勤指出,科研需要开阔视野、解放思想,需要认准方向、持之以恒,也需要确定正确的科学问题和可行研究思路,这些研究方法论的阐述对师生的学习与科研极富指导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也是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立足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公共管理、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学等不同学科,进行多学科视野下各民族交往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基地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2名,兼职研究人员1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助理30名,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民族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文字:西安交通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
图片:西安交通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
编辑:彭碧仙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