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院部动态>正文
院部动态

分享赛课经验,点燃职业热忱

国际教育学院举办第十五期教研工作坊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5-13 17:50 浏览量:

5月11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外文楼A918举行第十五期教研工作坊,由获得各级教学竞赛奖的教师分享赛课经验,教学事务管理部副主任冯潇主持。

赵炜作为学院第一位获得省级微课竞赛奖的教师,分享了《近义词辨析》的微课视频,并为教师们介绍了微课制作与参赛过程。短短十几分钟的微课包括了知识点的讲解、师生互动练习、学习方法归纳等内容,教学环节完整,内容丰富,逻辑性强,是优秀微课的典型案例。赵炜建议在教学中适当利用图表等工具,更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

王美玲曾获得校级微课竞赛二等奖和陕西省微课竞赛三等奖,在本次工作坊中重点分享了四次微课录制的经历,谈到了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与在线教学资源爆发式增长的感受,提出微课应该是视觉、听觉和思想的结合,除了优质的授课内容,还应具有视觉冲击力,整体的色彩与形象不可忽略。面向比赛的微课,其突破点在于教学设计的独特和新颖,体现出留学生教学的特点,教师应呈现出一种“微表演”的良好状态。

马春燕展示了2017年微课竞赛获奖作品,谈到每位教师都可以录制一节很好的微课,但需要克服畏难情绪,要有内驱力。马春燕还分享了参加微课竞赛过程中多方请教的经历,指出应听取经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士的建议,充分借助团队力量的支持;同时竞赛类微课的选题要讲究,需有一定的高度,可以从教学内容中凝练出创新点,选择有吸引力的题目等。

冯潇介绍了三次教学竞赛的经历,分享了参加学校获奖教师交流活动时学习到的优秀教学经验。她总结第一次参赛时课程缺乏规划,没有经过认真准备,教学语言较为随意,不注意板书,讲课缺乏节奏感等问题,提出开课前应对教学内容做一个整体的优化,尽量贴近生活,并对板书进行一定的设计。授课时讲解、师生互动、学生活动穿插进行。教师可以选定一门课,慢慢打磨,形成精品课程。

张茜结合自己在校省两级教学竞赛中的经历,详细介绍了省赛的准备情况和赛事流程,分享了智能时代沉浸式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教师要在教学中发现课程痛点问题,注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辩证思考能力,通过建立虚拟现实资源库,建立真实性评价体系,体现核心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需求。

李馨郁结合自己在国际中文教育创新性汉字教学竞赛中的获奖经历,指出不论教学竞赛形式如何变化,都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着很高的要求,深厚的教学积累始终是精品课程的保证。她认为教师应找准定位,树立适合自身的目标,形成个人特色。不要被繁重的教学任务淹没,用不断学习进步中的获得感,去抵抗职业倦怠,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重拾热忱。

赵炜给青年教师提出了几点期望:首先,教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教师应保持职业热情与能动性,消除“躺平”心态,立足一线课堂,大胆进行尝试与创新。不断积累素材,建立个人教学资源库,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此外,要积极获取与整合各种平台和资源,打开视野,加强与经验教师的沟通与学习,主动加入课程团队,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参加教研工作坊的青年教师表示收获很多,将在未来的教学中精益求精,将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主动向经验教师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文字:国际教育学院 冯潇
图片: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彭碧仙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