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钱学森学(书)院举办钱学森大讲堂系列报告,邀请阿里巴巴的四位主讲人分别为同学们带来“新兴技术创新和专利策略”“数字化定义‘新服务’”“技术和机制创新”和“计算的未来”的主题讲座。超过300名同学参加。
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事业群与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合作,探讨行业数字化、中台建设以及数字化治理的思考和理念,并结合阿里巴巴在客户服务和客户体验领域的实践,与行业和学术界探讨和共建,如何以数字化的方式重新定义客户服务和客户体验,为行业创新与价值创造开局。通过四场讲座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客户视角下的新技术和行业创新。
阿里巴巴集团专利、技术法务总监柯晓鹏以“新兴技术创新和专利策略”为主题,介绍了数字经济对商业社会的重要影响以及数智化时代的三大创新要素:算法、数据和算力。柯晓鹏从企业的工作实务出发,详细介绍了创新价值链的增强回路模式:技术创新是业务发展和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通过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学院等科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进而推动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增强产品业务市场竞争力和领先力;提升客户价值,进而回报创造。通过模拟案例和同学共同讨论专利相关问题以及如何创建“价值线”。在场同学反响热烈。
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事业群资深总监李多全则以数字化技术在阿里巴巴的服务中的应用展开报告。李多全认为,相比于传统的客户服务,综合了自动化和智能识别的数字化服务更加标准化、结构化。由智能客服、智能路由、智能调度、智能辅助、纠纷辅助、赔付辅助、智能外呼和智能质检构成的数字化服务链可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保证服务的质量并对其进行即时的改善。例如,传统人工抽检服务质量需要5天出结果,而且成本高。在数字化后,我们不仅可以对所有服务质量进行检测检测而且可以准实时抽查。李多全以“双十一”的消费为例,为同学讲述数字化服务是如何解决“双十一”大战中海量的交易服务、业务的创新和多变以及客户对服务品质一致性的问题的。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当被问及智能与人工的矛盾时,李多全表示两种方式都是需要的,我们既需要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也需要人工服务给予的温度。同学们在这次讲座中收获良多。
在“技术和机制创新—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之路”主题报告中,阿里巴巴平台治理知识产权品牌保护总监及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旭明以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生动形象的例子为同学们讲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他指出,如今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已进入全新的攻防阶段,传统的线下保护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及不断创新的保护机制及时地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报告过程中,王旭明从日常生活中知识产权相关案例出发,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模式:“技术+机制创新”的平台治理模式。王旭明与大家进行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原定半小时的讲座,在同学们积极互动、踊跃提问下持续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最后是主题为“计算的未来”的讲座,主讲人是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阿里巴巴研究员吴翰清。在讲座内容正式开始之前,吴翰清从自己年少在交大求学时讲起,而后讲到自己在阿里巴巴的创业经历,以自身为例,告诫在场的学弟学妹们在学习当中不要被学科之间的壁垒所束缚,要不断追求自由的思想,引起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随后讲述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互联网近几年的发展未来以及自己在“计算”方面的研究方向,在讲述当中穿插自己对于计算的观点看法,他提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来模拟以及预测,而计算的未来,在他自己看来,是通过计算来让人的创造力不再受到物理层面的限制。当提到他最近的研究方向——智慧城市大脑时,他指出这个研究旨在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的协调统筹各种资源,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还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透明的权力。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在互联网以及计算方面的问题。当被问及“当今互联网企业为什么都在去中心化“时,吴翰清通过对比抖音和淘宝的推送模式来讲解去中心化的利与弊,他指出,中心化构架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而不断去中心化,能够为其产品来更多不确定性与火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