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第七届医工结合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医学部举行。本届会议以“精准医疗,技术引领”为主题,共吸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百余人参加。西安交大副校长颜虹、王铁军,原西安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创始人黄诒焯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由西安交大校长助理、先进外科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吕毅主持。
颜虹副校长在致辞中从国家“十三五”规划战略等宏观层面,阐述了开展医工结合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学校和医学部在医工结合方向的研究布局和西部创新港的具体规划,鼓励大家一定要将“工科”技术与“医学”需求紧密结合,实现“健康中国”梦。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助理马现仓代表医院宣读关于成立“医工结合技术创新专家委员会”和“医学专利工作室”的批复。颜虹副校长、梅雪松教授、吕毅教授、马现仓院长助理共同为“医学专利工作室”揭牌。
在学术报告环节,19场报告场场精彩,引人入胜。梅雪松教授、彭年才教授、王海容教授、黄力宇教授和李谦教授等从理工科角度系统报告了医用设备智能制造、分子诊断技术、人体呼气微纳检测仪、复杂先心病手术辅助系统和无线医疗监控系统,让大家对这些前沿的医工结合研究成果有了深入了解。贺西京教授、张玉顺教授、付军科教授等医学专家则从医生的角度,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骨科、心血管以及胸外科的临床应用,让大家切实体会到医学与工科的强强结合,的确可以为病人带去更好的医疗服务。仵正教授、杨健教授、吴春生教授和樊林教授以及大会特邀的企业专家代表也各自报告了精彩内容。学术报告环节由医学部学科建设处副处长韩苏夏、先进外科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吴荣谦和院长助理马现仓分别主持。
会议期间,89岁高龄的黄诒焯教授激动地谈到,由临床医生发起的医工交叉研究,最能反映临床需求,现在国家对医工结合研究非常重视。希望吕毅教授团队继续坚持举办医工交叉研讨会,为工科和医科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通过交流碰撞出更多更大的火花,产生更多融合点,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王铁军副校长作重要讲话。他表示,西安交大近年来高度重视医学和理工科结合研究,先后得到韩启德副委员长、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及陕西省等诸多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出台了多项支持医工结合研究的政策和文件,学校也把医工结合研究确定为2017年学校重点发展方向,将大力推进其快速发展。他指出,在医工结合研究方向上,学校在大数据、3D打印技术和机器人三个方面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希望这些研究可以和医学进行更深入的交叉和融合,以更快更强的带动各自发展。
吕毅教授在总结发言中简要回顾了前几届医工结合学术研讨会的精彩内容与外科梦工场走医工结合之路的艰辛历程。他表示,外科梦工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学校和医院在各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同事、兄弟单位的鼓励和帮助。他指出,外科梦工场将结合学校和医院2017年的工作计划,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医工结合研究事业做得更好,促进学科发展与创新成果转化。同时,加大力度培养医工结合人才,也希望本次研讨会能给拟在2017、2018年申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医学生提供医工结合创新思维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