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科学研究>正文
科学研究

【科技自立自强】王飞教授项目团队:开拓创新攀高峰 笃行不怠新征程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12-31 10:38 浏览量: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选出“2022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和“2022年度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成型”位列“2022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之首。太空实验室正式成型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科研工作者的倾力付出,这其中离不开西安交大科技工作者的身影。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空间站包括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空间机械臂是空间站重要设备,而视觉系统则是空间机械臂的“眼睛”。西安交大电信学部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科研团队就是为空间机械臂装上明亮的“眼睛”,使空间机械臂在视觉系统的引导下顺利完成成舱段转位、悬停飞行器捕获、辅助对接、货物搬运、辅助航天员出舱等任务。

自2007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郑南宁就带领科研团队参与空间站机械臂视觉系统研制。西安交大教授王飞是项目的承担人,他和团队齐心协力,从事空间站机械臂视觉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与硬件产品的研制工作。历时十余年的攻坚克难,王飞教授项目团队先后圆满完成了原理、电性与正样产品的研制任务。

王飞教授项目团队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从十余年前踏足该研究领域开始,他们铆足了劲,立下“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视觉系统应用的需求”的初心与承诺。一次次攻关、一场场实验……2016年6月,“遨龙一号空间碎片清理器”视觉系统研制成功;2020年11月,“嫦娥五号表取采样机械臂”视觉系统研制成功……这些,都写满了王飞教授项目团队的奋斗足迹。团队成员张雪涛、郭宇、张秋光、林梦园、王一唯等人在空间视觉工程领域迅速成长,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工程领域急需的优秀青年人才。

王飞教授项目团队身上闪现着宝贵的两种精神。一个是西迁精神,其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团队默默耕耘,测试分析了各个研制阶段、各类工况下约百万幅图像。还有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他们攻下一个个难题,为任务圆满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王飞教授项目团队表示,将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传承西迁精神,为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1年2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王飞参加。

王飞说:“通过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了党百年奋斗历程,也更加激励我们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作为高校的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和重担,加强自身的科研实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勇攀更多的科研高峰,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文字:宣传部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朱凡煜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