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科学研究>正文
科学研究

科技赋能研医相促

【科技自立自强】大成果大文章助力一附院高质量发展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8-10 15:19 浏览量:

2022年,一附院科研团队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与进展,在Nature、PNAS、Blood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高水平论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良好的医院科研氛围和文化,正是得益于各个团队与学科在大科研成果以及大文章方面的积累突破。目前,一附院正值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工作的关键阶段,希望通过全院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以科研助力学科发展,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一附院肝胆外科研究团队受邀在《自然》发表针对甲烷产生及生物效应的重要研究评述文章

3月9日,《自然》杂志在线刊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Frank Keppler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所有活细胞内可能均存在一种非酶促的活性氧自由基(ROS)驱动的甲烷产生模式,此机制仅与活性氧、铁和甲基供体相关。该研究彻底颠覆了甲烷只在严格厌氧环境下由产甲烷古菌经酶促反应产生的传统认知。一附院刘昌教授课题组张靖垚副研究员受《自然》杂志邀请,作为审稿专家,参与了整个论文发表过程。

随后,刘昌教授团队受《自然》杂志邀请,针对活细胞内的甲烷形成机制发表了重要分析与评述,文章在2022年3月9日在《自然》发表。在Frank Keppler教授团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课题组前期成果提出:机体释放的甲烷是生物体内ROS水平的间接标志物,通过检测呼吸、血液或组织中的甲烷水平可反应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在体外诊断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ROS驱动的甲烷产生过程是机体对抗氧化应激的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外源性摄入甲烷(吸入甲烷气体、饮用富甲烷水等)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水平来发挥辅助治疗作用,在临床应用及大健康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价值。课题组在文章中率先提出了内外源性甲烷的生物效应,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附院生物样本信息资源中心研究团队发现命名广谱抑菌蛋白并揭示其详细杀菌机制

PEIP蛋白在糖酵解、葡萄糖摄取、细胞壁合成中的作用

7月5日,刘冰、王亚文教授团队在《细胞》子刊《细胞通讯》(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一附院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在该工作中,团队首次发现了噬菌体编码细菌糖代谢通路的抑制蛋白并命名为PEIP。研究通过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等手段阐明了PEIP的广谱抑菌作用及其详细的分子机制。同时指出由于糖代谢通路在所有生物中的高度保守、PEIP可以部分抑制人体肿瘤细胞的糖代谢通路。因此该研究对噬菌体、糖类代谢、抗生素研发、抗癌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一附院生物样本信息资源中心研究团队在抗菌、抗疟策略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超级蛋白Gp46抑菌的分子机制——阻止组蛋白与细菌DNA结合

2月22日,PNAS在线发表刘冰、王亚文教授团队在噬菌体抑菌及抗菌、抗疟策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一附院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该团队使用核磁共振技术从分子层面详细阐述了噬菌体Gp46蛋白通过与细菌类组蛋白结合而抑制细菌的详细机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噬菌体编码靶向细菌类组蛋白HU的抑菌基因。超级蛋白Gp46在模式菌种的表达会引起菌体变长,拟核区消失,最终导致细菌死亡。由于类组蛋白在细菌、顶复门类寄生虫中高度保守,因此Gp46是一种全新类别的广谱抗菌蛋白。该研究阐明了Gp46超级蛋白的广谱抑菌、杀虫能力的分子机制及全新的靶点等重要信息,对噬菌体、组蛋白领域、抗生素研发、抗疟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附院心内科研究团队在Blood发表封面文章揭示血管炎症机制的突破研究成果

799e79662cd5920be2342fbbea21fcb

7月21日,一附院袁祖贻教授及其团队王胜鹏教授及德国马普所Stefan Offermanns院士团队在血液领域顶刊Blood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研究文章。王胜鹏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tefan Offermanns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一附院为该论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报道了白细胞在跨越血管转移过程中,受到血流剪切应力的干预,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膜张力升高,该机械力被Piezo1离子通道感知,引起内钙升高,从而激活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收缩及屏障开放,最终诱导白细胞完成转移。本研究创新性地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了血管炎症反应的关键力学机制,被Blood选为封面文章,入选Medscape当月推荐文章。

一附院心内科研究团队在肥胖与蛋白尿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儿童期至成年期BMI轨迹的性别分组

6月,由一附院牟建军教授团队与中南大学湘雅三院陆瑶特聘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在线发表最新原创性研究成果,一附院为该论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汪洋博士与湘雅三院黎菲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牟建军教授与陆瑶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此项研究基于“汉中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研究队列”,使用基于组的轨迹建模方法(GBTM)探索了自1987年以后近30年的BMI轨迹,代表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口的体重变化,发现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中年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的BMI轨迹与晚期较高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和蛋白尿风险显著相关,为心肾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潜在干预策略。

一附院心内科研究团队在血压变异性与亚临床肾损伤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4月,Hypertension杂志在线发表牟建军教授团队在血压变异性与亚临床肾损伤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一附院为该论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汪洋博士和西安交大公卫学院的赵芃为共同第一作者,牟建军教授和西安交大公卫学院的陈方尧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文章首次全面研究长期血压变异性与亚临床肾损伤的发生以及成年期蛋白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儿童期到成年期,血压变异性越大,亚临床肾损伤及蛋白尿的发生风险越高,提示早期识别长期血压变异性有助于预测远期的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深入认识高血压与CKD的关系及其探寻早期防控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一附院普通外科研究团队在医工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月28日,普通外科佘军军教授、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梁锦荣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邵丹研究员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一附院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Med-X研究院和人才高地实验平台提供支持。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兼具游离DNA(cfDNA)捕获和活性氧簇(ROS)清除特性的生物活性纳米材料,这种无药物负载的纳米清除剂可显著降低肠道组织和腹腔灌洗液中cfDNA和ROS的水平,通过综合调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多种炎症性肠病模型均取得较好疗效和生物安全性。同时,该材料具有高效的炎症组织靶向性和滞留性,相比于临床一线药物美沙拉嗪,该纳米粒子可以在更低给药频率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具备较高的生物安全性。该生物活性纳米粒子制备简单,应用方便,可进一步作为载体担载相关药物实现IBD协同高效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转化前景。

一附院消化内科研究团队在ESD相关溃疡快速修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8月,和水祥主任团队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蔡开勇教授团队合作,在生物材料权威期刊Applied Materials Today发表研究成果。一附院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胃肠道特殊的生理环境和ESD术后创面的病理微环境特点,设计了一种包裹载姜黄素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GelMAc/PVAMA水凝胶。该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这一水凝胶体系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化发挥抗炎、抗ROS、促进溃疡愈合的活性,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一附院普通外科研究团队在外科术后腹腔粘连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1月,生物材料领域权威期刊Acta Biomaterialia在线发表李徐奇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一附院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李徐奇团队与徐州医科大学药学专家刘瑞林教授合作,历遍若干种可能方法的尝试,制备了一种可包被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的贻贝蛋白仿生纳米自主装颗粒,当其装载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后,可显著提高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效果。该复合凝胶在体内始终为半流体形式,有利于其在体内随体位变化时充分作用于腹膜表面,避免受损腹膜表面间直接接触。更关键的是,该复合凝胶具有酸响应和酶响应的“半智能化”控释KGF能力,腹膜受损后的微环境炎症反应和缺氧引发细胞生境pH值下降,刺激持续且平缓地KGF释放,从而持续地促进损伤腹膜间皮细胞层有序再生修复。这种方法在预防外科常见并发症术后腹腔粘连上展现了优良的运用前景。

一附院多个研究团队参与的重要研究在《柳叶刀》《自然》《细胞》等杂志发表

近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与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牟建军教授团队等完成的大型整群随机对照研究“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取得重大突破。4月30日该研究的Ⅰ期结果“村医主导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率”在线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牟建军教授为该研究论文的第二作者,一附院为第二完成单位。

4月8日,由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PGC)、美国Broad研究所及包括一附院朱峰和马现仓教授团队在内的多所国内外知名研究单位完成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精神分裂症基因组研究,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5月26日,一附院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参与的neoPPI研究成果在《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一附院为位列第五的参与单位,泌尿外科贺大林教授博士生汤聪、神经外科王茂德教授博士生AlafateWahafu为该文章共同作者。

7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牵头、一附院普通外科孙学军教授团队参与的多中心直肠癌NOSES大数据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级科学杂志Science Bulletin杂志发表。本研究历时4年,对我国5055例结直肠癌NOSES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揭示了NOSES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及肿瘤学预后,证明了其安全性及可行性,为其应用于结直肠肿瘤治疗提供了循证学证据。

文字:一附院 王乐 王鑫
图片:一附院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