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科学研究>正文
科学研究

一附院成功实施西北首例神经内镜经鼻垂体后叶病变活检术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1-02-04 09:10 浏览量:

1月17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李奇副主任医师成功为一名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实施了西北首例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后叶病变活检术,首次实现了垂体柄及垂体后叶病变的微创活检,为该类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关键病理依据,使该院对此类疾病的治疗达到西北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日常生活中,渴了就喝水,这本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不停喝水,不停小便,又随时感到口渴,每天喝水量达到10L,这让喝水就是续命的渭南市某县李女士苦不堪言。口渴、尿多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2020年12月14日,家人带她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找到了内分泌科的吴晓燕教授住院治疗,诊断为中枢性尿崩症。经过神经外科李奇副主任医师及影像科杨健教授的会诊,认为其罪魁祸首可能与垂体上的一个小小病变导致控制尿量的激素减少有关,建议行垂体病变活检明确诊断,再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2021年1月17日,李奇主刀在全麻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后叶病变活检术,术后李女士多饮多尿的情况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病理结果证实李女士的病因是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内分泌科吴晓燕教授团队根据病理结果给与了相应的后续治疗方案,目前患者已经出院,在严密的随访中。

尿崩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加,尿量增多,之后出现烦渴多饮,如果尿崩症患者不能及时饮水,可出现低血容量的表现,如心悸、心慌、血压下降,高钠血症,低钾血症等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常见病因是垂体柄及垂体后叶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减少,明确病变性质至关重要,决定着治疗方案的选择。 垂体柄及垂体后叶位于大脑的深处,周围被多根大动脉环绕,又邻近下丘脑及脑干等重要结构,因此该区域手术风险很大,加之该部位病变体积往往很小,采用开颅手术取活检的方式患者往往难以接受手术的创伤和风险,造成长期以来此类患者很难得到明确的诊断,大部分患者采用对症治疗或者诊断性治疗,只有少数患者去北京协和医院进行经鼻活检手术。

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开始,由王茂德教授领衔开展神经内镜下经鼻鞍区病变切除术,并且和内分泌科、影像科等10余个相关专业密切合作,于2015年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垂体瘤中心,在王茂德副院长和神经外科张华主任的指导下开展了肢端肥大症、库欣病等功能性垂体瘤以及颅咽管瘤、脊索瘤等鞍区病变的多学科诊疗,使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临床诊疗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此次开展的经鼻神经内镜下垂体后叶病变活检术是目前获得该区域病变标本创伤和风险最小的方式,患者在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术后1周即可出院。该术式是西北地区开展的第一个病例,是我院垂体瘤中心多学科合作成果的进一步提升,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合作在鞍区病变诊疗中的巨大优势,使我院对中枢性尿崩症的诊疗达到了西北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垂体瘤多学科诊疗中心成立于2015年2月28日,是中国垂体瘤协作组支持、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牵头成立的对垂体瘤及相关疾病的多学科合作诊疗、科研以及教育平台。中心主任为王茂德教授,副主任为姚孝礼教授和李奇副主任医师。中心由9个相关的专业团队构成。通过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平台等方式为垂体瘤及相关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规范化和个体化的诊疗服务。中心成立至今,已完成800余例各种类型的垂体瘤患者的多学科诊疗,多次在全国手术及病例比赛中获奖,对肢端肥大症、库欣病等疑难垂体瘤的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文字:一附院
编辑:彭碧仙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