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科学研究>正文
科学研究

一附院博士生在酒精性肝炎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0-10-15 08:53 浏览量:

近日,HepatologyGastroenterology杂志分别刊发了医学部博士生范修德作为第一作者的两篇论文“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omplement in Patients with Alcohol-associated Hepatitis”和“Effect of Acid Suppressants on the Risk of COVID-19: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ed Study using UK Biobank”。HepatologyGastroenterology杂志分别是肝脏疾病和胃肠道疾病领域两大顶尖期刊,2020年影响因子分别是14.679和17.373。范修德同学于2018年12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学习,在一附院刘正稳教授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Laura E Nagy教授共同指导下完成相关课题研究。

目前,酒精性肝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其中重型酒精性肝炎患者的90天内死亡率可高达50%。在Hepatology发表的“补体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意义”的研究中发现,在酒精性肝炎患者中补体的经典途径和凝集素途径可能被抑制,替代途径有所增强。而且发现血浆中的补体因子I(CFI)和可溶性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可作为高效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为了进一步应用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价,上述两种补体因子结合年龄,白蛋白及终末期肝病评分(MELD)建立了MELD-Complement score预后评价模型,该模型相对于传统的预后模型,对重型酒精性肝炎患者的90天死亡风险的预测效率有显著提升。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范修德作为感染科博士生,在传染病专家刘正稳教授的指导下,针对目前抑酸药的使用是否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及新冠患者死亡风险的焦点问题,通过挖掘分析国际数据库和汇总分析既往研究,发现质子泵抑制剂和组胺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并不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及死亡风险,但是发现服用奥美拉唑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新冠病毒感染。上述发现为临床医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针对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制定抑酸方案提供了指导,该研究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杂志。

范修德同学2017年起在我校攻读内科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

文章相关链接: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Xiude_Fan

文字:一附院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