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研讨会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召开。陶文铨、马知恩、冯博琴、罗先觉、王小力等五位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就推进工作室建设展开专题研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鲍崇高主持会议,他首先向各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介绍了后备名师培养和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整体规划,以及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任务等基本情况。
各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分别就工作室指导专家组成、工作模式以及特色建设等进行了研讨。“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应该与学院的整体发展相结合,应通过各级名师培育工作带动整体学科团队和课程建设。”国家级教学名师马知恩在介绍马知恩名师工作室工作理念时说到。马知恩名师工作室成立了由教学名师、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等组成的工作指导组,暑假期间已对工作室所属名师逐一进行个人培养方案研讨,从教学方法、教改课题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接下来工作室将通过指导专家随堂听课、试讲点评、教学公开示范课、教学改革讲座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进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马老师特别谈到数学与统计学院对工作室建设的重视,学院从物理空间、经费配套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在原有4位后备名师的基础上,学院再推选出4位准后备校级名师同时开展培育工作,为大学数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陶文铨院士在谈到“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工程时希望在全力做好名师培养、课程教材建设的同时,建议管理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能力,为广大教师做好服务。
王小力常务副书记就名师工作室的下一步工作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工作室和后备名师都应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分析个人特点,做到扶优、扶新、扶特、扶需。各学院应高度重视后备名师培育和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各工作室应成立由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各课程组负责人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不断帮助教学后备力量总结提升,促进他们的稳步成长。他建议管理部门针对名师培育设立改革专项,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要抓住创新港建设这一学校重大发展机遇,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纳入学院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早期统筹,合理布局。
冯博琴老师与罗先觉老师也就各自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思路发表意见。
名师工作室是“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后备名师成长和发展、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工作室以培育后备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为中心,围绕课程、团队、教材、教改建设以及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教学方法研讨、教学成果培育、新教师传帮带及相关学术交流,着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瞄准学科专业前沿提升教学能力,孕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首批名师工作室于2016年在能源与动力学院建立的“陶文铨名师工作室”、在数学与统计学院建立的“马知恩名师工作室”、在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建立的“冯博琴名师工作室”、在电气工程学院建立的“罗先觉名师工作室”、在理学院建立的“大学物理名师工作室”。2017年年底,学校将启动第二批名师工作室的遴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