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11日,“第七届ISPOR中国丝路药物经济学论坛” 在丝路起点、国家中心城市西安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学会(ISPOR)中国西北分会、香港中文大学药剂学院、伦敦国王学院卫生经济系、陕西省卫生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西北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药品安全与政策研究中心、陕西省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陕西省药学会药事管理专委会、西安药学会药事管理专委会联合主办,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Pharmacoeconomics and Policy (P&P)《药物经济与政策》(全英文)杂志社承办。来自高校、政府部门、研究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业界同仁近500人参会交流,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方宇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大会名誉主席、复旦大学胡善联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药学院姚凯诗院长、伦敦国王学院卫生经济学系金桦杰副教授、相关政府部门主管领导、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张彦民教授先后致辞。随后,张彦民书记与姚凯诗院长分别代表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药剂学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西安交通大学药学学科依托丝路区位优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新纪元。
主论坛以“药物经济与政策:价值为本——创新驱动”为主题,由华中科技大学冯占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震研究员、沈阳药科大学孙利华教授分别担任主持,香港中文大学姚凯诗教授、伦敦国王学院金桦杰副教授、杜兰大学施李正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方宇教授分别作题为《Cost-effectiveness of pharmaceutical care service》《创新药出海欧洲:HTA评估趋势与案例启示》《人工智能赋能慢病管理三医协同》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的主旨报告。
在中国药科大学常峰教授的主持下,沈阳药科大学孙利华教授、浙江大学董恒进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孙强研究员、暨南大学蒋杰教授、四川大学胡明教授以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刘国强教授就“如何有效推动并落实临床试验加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创新药研发与准入”和“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创新药国谈医保准入制度的优化完善”两大主题展开圆桌讨论。
各分论坛分别以 “药物政策与医保高质量发展”“药物经济与政策理论与方法前沿”“药物经济与政策高质量研究”“人工智能与三医协同”“高质量期刊发表与P&P高质量发展”“创新药价值评估应用于准入”“真实世界数据与药品临床综合评价”“青年论坛”等为主题展开专家报告和嘉宾研讨。

本次论坛围绕药物经济学、医保改革、国家药品集采、国家医保用药目录准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真实世界研究、“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等热点领域碰撞智慧、交流经验、建言献策,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药物经济、卫生技术评估与药物政策等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助推该领域进一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为中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药物经济与卫生技术评估的繁荣发展、服务生物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建设贡献了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