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正文
教育教学

【“双基”主力军】西安交大:打造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4-03-26 17:57 浏览量:

开栏语: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西安交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着力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即日起,新闻网开设【“双基”主力军】专栏,展示学校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聚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着力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具有原始创新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西安交通大学积极发挥高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体作用,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及时传导到教育供给端和人才培养端,以落实2023新版培养方案为重要抓手,主动构建“专业布局前瞻、通专融合紧密、教学组织夯实、数字赋能教育、专业选择自由”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布局交叉专业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西安交大申请增设的全国第一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批准。这是学校主动应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发展重大需求、加快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支撑体系、汇集全校优势学科和办学力量、深化多学科人才交叉培养的一次重要探索和成功尝试。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高校迫切需要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西安交大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迫切需求,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主动前瞻布局战略必争和新兴交叉专业,创新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以多学科知识聚变的模式推动改造升级现有专业。2018年以来,学校聚焦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医工交叉等关键领域,大力孕育、优化、延伸和拓展新专业、新方向:依托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创办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形成人工智能八大课程群;深化产教融合,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企业合作创办全国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响应国家医学设备重大需求,与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互为支撑,创办全国第一个医工学专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与涉外法治格局,学校长期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连续6年开展“丝路涉外班”LLB+JD高端双学位项目,2022年申请获批国际经贸规则专业……近年来,学校创办新专业16个,为加快培养国家紧缺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2024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为学校未来完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一步,学校将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按照“工科创新、理科固基、医科融工、文科强用”的专业建设战略规划,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

通专融合培养 为学生成长插上翅膀

2023年6月2日晚,教二1400教室里,“通识大讲堂”报告现场座无虚席。北京大学中文系专家、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关于“想象中国与自我的方式”讲座吸引了一大批理工科学生聆听,慕名而来和途经驻足的学子更是挤满了教室两侧及后排的过道。问答环节中,工科背景的孩子们与戴锦华教授互动频频,向戴教授提出了一个个引人深思的哲学问题。如今,“通识大讲堂”已逐渐成为交大学子拓展专业视野、启发创新批判思维、培养科学人文素养的重要舞台,也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2023年6月,面向学校本科生随机发放的1000份调查问卷统计显示:98%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有助于理解国家和社会,97%的学生认为修读通识课程能够拓宽个人视野、提升创新思维。

培养一批基础拔尖创新人才,离不开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近年来,学校坚持深化“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锚定“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使命担当”教育目标,出台《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课程建设方案》,发布通识教育三年规划和十条举措,打造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课程教育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了涵盖10个学科门类、6大课程模块、31个课程单元、328门课程的通识课程体系,打造跨学科课程40余门,培育国家一流通识课程18门;编写通识教育系列教材30本,其中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9本,入选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和行业部委规划教材5本;通识任课教师队伍中领军学者、教学名师占比达25%。

丰富的通识课程资源极大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开启多层次多元化的专业学习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授们的讲述启发了我的思维,让我体会到学科交融在工程中的应用,也使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能动2306班蒋镇宇同学在跨学科综合课程《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人类未来》结课后欣喜表示。数学强基2202班的刘锦坤同学在美育实践课后感言上写到:“‘用艺术渲染秋景,用梧桐装点晚秋’的艺术实践经历将永远留在记忆深处。”

激活教学组织 为教育教学筑牢根基

“基层教学组织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神经和细胞,是高校落实各项人才培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激发教学活力、夯实育人职责、提升教育能力质量的关键一环。”在2024年1月中国高教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的分论坛上,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秋旺关于学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经验分享引起了兄弟高校的一致认同。

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以及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需要一大批高质量基层教学组织的保障与支撑。近年来,西安交大始终把提升基层教学组织活力作为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2016年,学校出台《西安交通大学关于基层教学组织(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明确“校-院-系”纵向三级管理机制和分级运行组织构架;2019年,学校根据培养方案结构设置教研室1079个,创新构建基层教学组织横向分类建设模式,明确分类建设任务,全面支撑和覆盖学校专业课程;2022年,学校进一步出台《西安交通大学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运行的实施意见》,明确目标定位,细化建设任务,夯实日常管理;2023年,教务处主动探索“揭榜挂帅”方式试点推进重难点领域改革,与立项教研室签订任务书,积极开展多样教研活动,带动全校上下形成“组织促交流、教研促成长”的良好氛围。

此外,学校依托获批的1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积极探索“虚实结合”基层教学组织新形态,试点建设跨领域交叉融合教研室,打破教研合作时空限制,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2023年7月,学校面向数理化生计等五类基础课组建了一批“基础与专业融合”的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基层教学组织,不同学院教师依据课程内容联合授课,“教学任务共担、专业优势互补”,同时缓解了基础课教师缺口的压力,为学校深化基础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数字赋能课程 助推教育提质增效

长期以来,如何让课堂动起来、效果好起来,成为大面积基础课教师面临的一道课题。《大学计算机》主讲教师、电信学部教授吴宁的答案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数字技术赋能教学。

“大学计算机”课程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教学计划(未含实践环节)

2014年,在学校试点建设首批MOOC课程的同时,吴宁教授大胆尝试混合式教学模式——每周线上发布学习内容要求、安排在线测验,并运用数字教学工具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此外,吴宁还研发了“计算机基础学习平台”,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定期向学生个性化反馈学习情况和成绩预警。“依据学生视频观看时间、知识点掌握情况、与总体目标差距等信息进行算法分析,以便及时提醒和督促学生。”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和迭代改进,吴宁探索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全面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每学年覆盖学生达2300名。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表明,混合式课程在强化知识理解、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课程满意度等得到显著提升。

多环节交叉融合的混合教学总体方案

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高等教育的新赛道新领域,《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正是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学校自2013年试点探索国内首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来,在国内外各大慕课平台上线开放课程273门,首批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超300门,建成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74门。同时,学校依托数字技术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持续开展在线课程、混合式课程、数字课程、知识图谱等课程教学项目建设,每学期常态化开展近250门次“混合式教学计划”申报工作,引导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鼓励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学校还大力推广“思源学堂”“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工具,改造智慧教室,为教师开展智慧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并通过系列沙龙、讲座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

打造宽松环境 为学生成才提供宽广舞台

“我从小就喜欢学习数学,但未能被心仪专业录取。了解到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后,又重新燃起了我学习数学的希望。”数学学院应数2201班的李璋锐同学表示。2023年7月,《关于公示2023年本科生转专业拟录取名单的通知》发布,和李璋锐一同成功转专业的共有664名同学,涵盖了学校大部分学院和专业。

人才培养方向与国家社会需要的匹配度始终是本科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和兴趣度又是支撑创新型人成长的不竭动力。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专业发展环境,自2022年起,西安交大进行了转专业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全面放开转专业限制,为学生搭建“申请零门槛,转出不设限”的自由转专业空间。同时,学校还取消了转专业限制次数,支持大一、大二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和发展志向报名申请转专业,进一步延长了学生“二次择业”的“时效性”和“有效期”。在学院“接收端”,学校赋予其足够的自主权,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行组织转专业笔试和面试考核,选拔出真正热爱新专业、了解新专业、适合新专业的人才。学生与专业“双向奔赴、自由匹配”的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修读专业的满意度和匹配度。

如何避免学生盲目扎堆“热门”专业?教务处依托“本科教务接待日”“学院院长进书院”“专业解读面对面”等品牌活动,主动打造学生专业志趣培养体系,为学生强化专业认知、读懂专业前沿、理性选择专业提供了重要平台。学生们纷纷表示,“学校为学生和专业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

下一步,西安交大将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创新人才支撑。

文字: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图片:教务处
编辑:徐琛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