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27日,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班举办。培训聚焦培养合格教师,突出打牢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两个基础,线下设置集中报告、教学工作坊、听课学习、试讲点评、总结反思等环节,线上培训课包括教育学原理报告、师德师风与教学管理应知应会答题,将党中央、教育部、学校关于教师、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的重要讲话、文件汇编成学习手册。教务处副处长张俊斌代表学校职能部门在开班式上致辞。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徐忠锋、副主任张健分别主持报告会,全校164位教师参训。培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报告会按不同学科大类分3批次组织,每批不超过50人,因封控等原因不能到场的老师在线参加。
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荣誉主任马知恩教授以“发扬西迁精神,为祖国培养爱国奋斗、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题作首场报告。作为西迁教师,马知恩勉励大家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传承发扬西迁精神和交大办学传统,从做好教学设计、面对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等十二个方面练好教学基本功,做到教书与育人、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科研、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四个方面相融合。
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学校研究生教学督导组组长冯博琴教授作题为“回归本分 以站好讲台为天职”的报告,带领大家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师要从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全心投入、精心设计,苦练内容、把握内容,驾驭课堂、启发思维,为人师表、严格要求等五个方面做起,回归本分,站好讲台,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国家级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卢黎歌教授围绕“当好“大先生” 精心为国育才”主题,带领大家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教师的重要论述,指出新时代教师要具有政治、思想、知识、能力、道德等九个方面的素质,加深大家对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解认识,并提出提升教学基本功应在吃透教材、教学设计、心灵互动等十二个方面着手。
国家级教学名师、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王小力教授的报告主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争做‘四有’好老师”,强调教师要胸怀国之大者,立足课堂完成好立德树人使命担当,以传承弘扬西迁精神为历史责任,围绕教师如何当好学生引路者和守望者提出“五个着力”和“五个问题”,从认识理念为先、价值塑造为要、课程质量为王、积极实践为重、以历史为鉴五个方面介绍做好课程思政的思考。
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专家徐文雄教授在题为“爱岗敬业,传承创新——和新教师谈谈教学技能、职业规范与发展”的报告中,由教育之初心、教师之使命谈起,阐释做好大班课教学应把握的环节、理念和原则,指出新教师应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和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五个方面提升教学技能,通过“模仿—选择—定向—创新”的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学风格。
五位教学名师的报告均教育引导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殷殷嘱托,怀揣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志向,形成站好讲台、上好每一堂课的能力,声情并茂回顾西迁先贤事迹和交大办学传统,剖析教学基本功和教师发展问题兼具学理性与生动性,将教学思想与经验体会和盘托出,讲授富有激情,为大家树立起了良好的教学范例。
教学工作坊按学科大类分6个小组展开,主要目标是展示优秀教学范例,组织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工作坊采取“1+1”主持模式,由郑镁、凌永祥、张蓉、纪宗正、董渭清等资深教学专家和张亚红、方爱平、周屈兰、雍岚、王玮、符均等中青年教师搭档,采取翻转、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大家共同学习研讨,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设计讲解与演练。培训准备期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制定完善了教学工作坊方案,先后两次组织集体备课,形成了专家讲授PPT,深化并统一了各位专家的认识。
为加深对于什么是好课堂的直观认识,参训教师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推荐的课程范围按学科大类进行2次课堂观摩学习,并按照学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填写了听课体会。
试讲点评是检验培训成效,加强教学实践锻炼的关键环节。试讲点评和小组讨论分三批次16个小组进行,48人次专家老师参与指导。新教师在实践中提高,与专家面对面切磋,在交流讨论中开展教学反思。试讲教师还向点评专家提交了教学设计,专家对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在试讲中得以落实进行了重点考察。范群成等老师还亲身进行教学示范,讲解教学问题。
为丰富完善培训内容,培训班在线上课中增加了教育学原理报告。公管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王昕红围绕“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反思及新人教师的教育理念塑形”主题,与新教师一起探究教育的本源性问题,分析新人教师的专业化和教学定位,以及教师如何用教育理论阐释教学活动,激发大家努力成为优秀教师的内在动力。
作为“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第一阶段活动和新教师取得授课资格第一环节,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已连续举办22期,逾2100位教师参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将持续加强培训内涵建设,丰富培训内容供给,充分发挥该项培训活动在教师教学成长中的奠基和引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