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校园里仍有300多名学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暑期训练,有的在为接下来的国际新赛事做准备,有的在对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改良,他们放弃原有假期,为的就是把因疫情而失去的时间夺回来,鼓足干劲为未来的赛事打下坚实的基础。7月30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宫辉一行看望慰问毅行方程式车队、航模协会、Robomaster机器人队和赛艇俱乐部等部分参与暑训的学生社团,并代表学校“送清凉”,鼓励他们夯实本领,抢抓机遇,变危为机,认真备战。校学工部、研工部、团委、就创中心、国际教育学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陪同慰问。
毅行方程式车队:勇于创新,艰苦奋斗


小学期以来,方程式车队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中。宫辉来到他们中间,进行亲切交流。车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本次集训的各组工作:“正在进行新赛季的底盘设计、制动更换后轮双活塞实验、报告和答辩初稿等工作,期间,组员配合组长进行装配车辆及相关调试工作,并提前开始进行下一赛季的设计学习。”在车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取得了多项能力上创新和突破,今年也拿到了职业车队的实习机会。

宫辉给在如此简单的条件下为实现赛车梦而奋斗的青年们点赞,也对他们的累硕成果表示肯定,并谈到:“你们尽管去做,学校一定会大力支持,期待你们在接下来的赛事中取得新的辉煌。”
队长凃承恩表示,暑训对团队成员能力的提升作用非常大,他们一定会努力克服困难,不辜负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为交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航模协会:向阳而生,一飞冲天
宫辉一行走进思源地下室,来到航模协会训练间里,看望埋头苦干的同学们。在听完他们的介绍后,宫辉十分赞赏,鼓励大家多总结飞行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他谈到,要在协会里形成良好的传承机制,也要时刻与主办方进行积极沟通,尽可能把参赛产品精细化。宫辉表示:“你们设计的模拟图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后生可畏。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将交大航模协会推上新的发展台阶。”
航模协会本次暑训有四大项目,分别是太阳能飞机、对地侦查与打击、微型折叠飞行器和模型火箭。太阳能飞机项目已实现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和翼肋设计,已取得了一期阶段成果。对地侦查与打击项目组在小学期初就已经开始备赛,负责电控和机械的同学共四人。平台载机已经完成了飞控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经过实际测试稳定运行,下一步将进行沿航点自动驾驶的实验。微型折叠飞行器项目组要实现遥控折叠在桶内折叠的微型飞行器展开并起飞,穿越障碍区并在投放区投放载荷,返回着陆区着陆。模型火箭项目组在往年基础之上对技术进行了升级,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暑训贯穿整个暑假,协会成员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们纷纷表示,这是一个不断传承的社团,在这期间学习到了新的技术,大家慢慢积累成为技术骨干,暑训就是一个很好的沉淀机会。未来也将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创造航模协会更精彩的未来。
RoboMaster机器人队:实干笃行,追逐梦想
在思源地下室的另一侧,速加网笃行队在对制作的步兵机器人进行调试。宫辉走到同学们身边,详细询问机器人的性能,并在成员的带领下体验操控机器人。看到同学们热情高涨,宫辉十分高兴,他勉励大家在技术的研发上更上一层楼,由衷祝福队伍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团队成员介绍道:“本次暑期集训时间为7月1日—9月12日,将近两个半月。现阶段努力找出不足,在集训期间进行改进;同时,不断创新设计,在研发上铆足劲。”受疫情影响,全国比赛的时间还未确定,但他们仍然选择坚守,充分利用时间,争取在线上答辩环节取得成功。
“通过积极备赛,我们有信心也有实力去应对下一次比赛,为交大争光,为世界之光。”机器人队负责人王文韬说道。
赛艇俱乐部:划着赛艇看世界


宫辉一行到达交大浐灞赛艇中心时,赛艇俱乐部46名成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训练。分解练习、力量训练、水上技术有氧……一项又一项训练,日复一日,这群在高温酷暑下仍坚持集训的成员们,与朝阳作伴,以晚霞为友,不断突破自己的水上里程。宫辉向队员们表示肯定,并勉励队员们再接再厉,奋力拼搏,巩固暑期集训成果,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一系列比赛。

在慰问座谈会上,赛艇俱乐部经理王鹏起作疫情发生以来工作报告。寒假期间,赛艇俱乐部开展居家打卡活动,保持竞技状态,同时引领学校师生锻炼风尚。小学期期间,跑操、测功仪、绳梯协调性训练和跳栏障碍性训练让俱乐部内成员加深了对赛艇运动的认识与理解。队长姚开玲汇报了小学期赛艇课程情况和暑训安排。暑训的日程安排十分紧凑,队员们要接受游泳、循环力量、测功仪、技术整合学习转浆等项目的训练。留学生队员代表阿卜杜勒分享了自己与交大赛艇的缘起,表示将鼓励更多的留学生参与赛艇运动。教练代表路海华作国家赛艇教练培训营的学习分享,并讲到要不断完善训练计划,让训练更科学、更高效。现场,与会单位的领导老师为教练和队员们发放了慰问品,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奋勇拼搏。

宫辉指出,赛艇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根植于内心的精神力量,是交大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学生通过这项运动能够锻炼出敢于挑战任何艰难困苦的胆魄和勇气。他还表达了自己对赛艇俱乐部的期望,“希望能早日在创新港看到赛艇俱乐部的身影,引导创新港师生努力打造高品质的科研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