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陕西省委文明办发布2020年3—4月“陕西好人榜”。经过逐级推荐、网络点赞和专家评审,本期共有126人上榜。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申报的郭佑民、赵英仁、闫炀,二附院申报的贾晓黎、田银娣、朱建宏、陈江、孙斌因在抗“疫”期间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突出表现,被医院推荐并通过各级评审,上榜2020年3—4月敬业奉献类“陕西好人榜”。

郭佑民,男,1955年3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与团队紧急开发出新冠肺炎病毒一站式定量检测工具,向全国提供远程免费安装,并在100余家医院部署;紧急出版了《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影像学诊断》一书,超过2万人次免费下载使用,同时组织全国胸部影像专家编撰了《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放射学诊断》。

赵英仁,男,1963年6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他从事临床工作35年,在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诊治及肝衰竭、疑难肝病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此次疫情中,他承担全院医护防护培训、患者救治的重任;向社会科普防护知识,介绍防控及救治经验;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先后两次赴宁夏督查防控工作。

闫炀,男,1977年8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抗疫期间,他恪尽职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ECMO团队同死神抗争,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成功实施ECMO救治技术。他始终坚守在一线,与科室医护人员共同为多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实施急诊手术,全力保障特殊时期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贾晓黎,女,1977年10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她坚守岗位40余天,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及人员培训,建立了发热单元重危患者救治流程并及时演练,保证了重危患者的救治。她带领来自医院不同科室的4批发热单元的同事圆满地完成了医院的抗疫工作,保证了所有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同时保证了发热单元的所有工作人员零感染。

田银娣,女,1979年12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她一直坚守在二附院发热单元抗疫一线,把就诊区按规范整理,区域划分合理,并合理储备物资,保障一线医护人员与患者使用。她在发热单元内身兼数职,从物资供应、部门协调、防护培训、质量监督到人力调整、患者管理,每件事都做得井井有条。

朱建宏,男,1967年11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坚守工作岗位,制订科室安全防护措施、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方案,参与制订门诊防治流程,在省内较早开展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和抗体的检测和方法学评估。他亲自承担了医院各临床科室、预分诊广场和社区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咽拭子的采样,负责新冠肺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和24小时报告解释。

陈江,男,1990年7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从2月3日开始,他就在医院发热单元工作,负责确诊及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他毅然坚守临床一线,在无负压的病房管理气管插管的患者。每天6至8小时的工作本来就很辛苦,他却主动请缨多上班,因为这里有重病人。

孙斌,男,1974年4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在疫情形势严峻以及防疫物资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承担了检测任务,前后一个月时间为发热单元、病房的患者以及社区隔离人员核酸取样1000余例。他设计了利用户外小帐篷为患者取样,既保证了取样效率,又防止了病毒在取样时造成环境污染与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