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哲学系王小红老师受邀参加撰写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年度观察2019》正式发布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0-05-06 17:50 浏览量:

4月30日,《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年度观察2019》英文版AI GOVERNANCE IN 2019: A YEAR IN REVIEW OBSERVATIONS OF 50 GLOBAL EXPERTS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团队牵头,联合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女士、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教授、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Irakli Beridze先生、欧洲议会议员Eva Kaili女士、AAAI2021主席杨强教授和AAAI2020主席Francesca Rossi女士等50位(44组)专家撰稿参与。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介绍说,该报告是全球首份由全球业内顶级专家共同参与撰写的人工智能治理报告,也是首份由我国智库发起、全球参与的人工智能治理报告。

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王小红撰写的报告题目为“在增进文化共识基础上加强AI治理全球协作”Enhance Global Cooperation in AI Governance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Cultural Consensus。王小红多年致力于国际学术合作,自2015年以来,建立国内第一个计算哲学实验室,在数字人文前沿——中国古代哲学文本的主题建模语义分析方面,进行着开拓性的工作,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关注。2019年起,王小红兼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大数据和AI工作组”专家,从2011年至今一直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方法论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认知科学哲学研究,尤其是人工智能机器发现哲学。近期主译《道德机器:如何让机器人明辨是非》颇受国内学界好评和社会各界关注,这是“机器道德”这个新研究领域中影响力深远的奠基之作。

王小红撰写报告的中文译文全文如下:

2019年,AI治理从原则到实践有了实质性的推进;工程师和人文学者跨学科合作在“以人为本”原则上达成共识;重要国际组织、越来越多国家政府、ICT领军企业、学界、媒体、教育等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初步构建了布局广阔的AI治理之网。但从文化比较视角来看,2019年以及未来的AI治理环境,有一个隐忧。日益加剧的国与国竞争和地区间冲突,使人类在AI治理前沿技术领域的合作共享充满着不确定性,其根源是各国和民族间文化价值分歧日益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文化撕裂的危险。在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AI治理需要围绕伦理原则进行更切实的文化融通、进一步促成价值共识。

软性的文化价值,对于技术和显性层面各项举措起着润物细无声的“粘合剂”作用。近年来工程师和伦理学家合作探索解决具体技术难题,将道德明晰化为AI设计框架的实践价值,使AI治理的技术流程日益清晰。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例,从定义任务、数据收集,到模型的设计、训练、测试、评估和应用调试,每一环节都可以将治理原则(安全、透明、隐私、公平等)加入,改进技术手段会日渐趋近人们的伦理期待。但在AI治理的实际情境中,“以人为中心”这一抽象原则,因文化差异导致实践价值差异,甚至可能有AI治理技术的相互反制。AI治理价值层面的共识,植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问题、以及历经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永恒价值观。

中国文化中的高度智慧“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意味着文化多元化。未来的AMAs(有高度自主性和价值敏感性的人工道德智能体),会选择与人类合作而不是灭绝人类,任何智能主体都需要更多自由,而多样性越大则信息熵越大,每个个体才有更大的选择自由。信息伦理学以及机器道德研究一再揭示,中西文化融合的伦理视角乃道德洞见之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与康德道德律令的关键思想相一致:只有当你愿意依此准则行事,才令此准则成为普遍规范。还有源于《礼记·中庸》的“慎独”,新儒家继承和发展的“修齐治平”工夫论,这些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倡导的美德伦理学均投射出东西方古老文化共同的智慧。

人类需要文化交融的智慧去实现AI道德原则。人类必须步调一致协同治理,否则任何一处的木桶效应,都将令一切努力付之东流。2020年AI治理可以围绕AI伦理内核,加强增进不同国家地区价值共识的实质性举措。

报告链接网址:https://www.aigovernancereview.com/

文字:高元昊
编辑:朱凡煜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