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6日,第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和英国的56所高校380余名专家、学者、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共话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西安交大由郑庆华副校长带队,师生代表17人参加论坛。本次论坛以“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书院教育”为主题,分设“书院管理模式探索”“服务学习理念与实践”“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学生专场”“师生关系与师生互动”“服务学习”“书院文化育人”“书院通识与朋辈辅导”八场分论坛。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复旦大学原校长)、台湾清华大学校长贺陈弘、英国牛津大学罗德学院院长Elizabeth Kiss作了大会主旨演讲,澳门大学副校长苏基朗、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院长余济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昌利等10位专家作了大会专题报告,69位参会代表作了主题报告,从不同维度交流分享了对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的思考,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关于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的思想盛宴。

郑庆华副校长在以“中国特色双院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报告中,从书院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书院的育人成效及经验启示四个方面向与会者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郑庆华副校长指出,高等教育的书院制探索必须立足国情,坚持践行“中国特色”,他分享了学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书院管理体制、落实“三全育人”方针的先进经验,引发了会场的强烈共鸣和持续讨论。

在“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分论坛中,宗濂书院辅导员梁俊凤从辅导员工作的视角,探讨了社会阶层对书院大一新生学习计划的影响,并分享了她对未来书院如何引导新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思考。

在“书院文化育人”分论坛中,仲英书院辅导员高琼向大家展示了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并对书院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在学生专场分论坛中,钱学森书院本科生王岱洪同学以西安交大“四个一百”育人行动计划为例,从学生的视角分享了她对如何将书院建成资源集合、师生共处、兴趣启发与价值引领的互动平台的思考,阐述了书院从集体宏观引导向个性化定制辅导转变的重要意义。

论坛期间,高校书院联盟召开了理事会,根据理事会会议决议,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新一届理事长单位,台湾中华大学中华书院、北京理工大学特立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山书院、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丁香书院等入选新一批高校书院联盟成员单位。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承办。
据悉,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各校师生的论文投稿105篇,其中52篇论文收录大会《论文集》。本次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为世界各地学者专家打造了一个学习互鉴、共商大计、共同推动书院教育的交流平台。西安交大师生在论坛中虚心学习,充分交流,对新形势下开拓交大书院制建设的思路、提升书院建设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书院联盟简介
高校书院联盟于2014年7月成立,由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台湾清华大学厚德书院、台湾政治大学政大书院、复旦大学任重书院、西安交通大学文治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共同发起,旨在实现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自成立以来,联盟成员在探索书院制教育模式改革与发展规律,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传播中国大学书院制教育声音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承办了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60余所高校约450名专家学者和书院师生聚焦现代书院内涵与通识教育,共同探索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法、书院制教育模式,为培养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